孙河当上网约车司机,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然而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有多久--就在7月末,被称为“网约车新政”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在确定网约车合法性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政策空间。

这其中,外地车牌、非京籍居民能否加入网约车平台,将直接影响“孙河们”的生计。

转行“开出租” 收入渐少仍愿继续当上网约车司机,还一干就是一年多,孙河坦言多少有些偶然。

2014年底,网约车司机月赚过万的消息尘嚣日上,原本从事家装行业的孙河,被一位朋友撺掇着当上了“滴滴司机”。参照普通出租车司机的模式,孙河与朋友也轮起了“小班”--同一辆车,各开12个小时。

“当时家装行业也不太景气,我想闲着也没事,车是朋友现成的,就拉拉看呗。”孙河已记不起当时的补贴政策,但“总归比现在多得多”,第一个月拉下来,孙河净赚了八千多:“不太会抢活儿,但老实讲,能挣八千是真没想到。”

“我有个优势,因为原来就北京到处跑业务,路比较熟。很多乘客坐了我的车,印象都是师傅您挺认路啊。”孙河来北京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之前一直在家装行业工作。客户散布在京城各处,让他早就跑遍了北京城。由于不绕路,也不用依赖导航的帮助,孙河在短短几个月中,积累了不少好评,终于也体会到了月入万元的感觉:“比干家装还是省心,也没有那么辛苦。”

不过好景不长,与朋友同开一辆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收入不好分成,司机车辆资料与注册资料不完全相符等等,让孙河与朋友间产生了罅隙:“我一直服务态度挺好的,但我这个朋友就差些,可人家给他一个差评,我忙叨一天的补贴也没了。”

一来二去,孙河决定自己单干,没有自己的车,他便去租车公司租了一辆,租金大约4000元,“我有辆外地牌照的车,但外地牌限制太多,耽误活儿,还不如租车划算。”

每天早上出门,干上四五个小时,然后歇上一个下午,攒足精神跑到半夜。按照这个节奏跑下来,孙河每月也有了上万的收入。

不过进入2016年,孙河发现随着网约车平台方奖励的减少,自己的收入正在快速降低,如今刨去租车等费用,他每月连八千元都很难挣到,“本来补助就少了,干这个的可能也多了,抢活越来越难。而且乘客真的要求越来越高,你稍微慢一点,或者走错一条路,就可能投诉你。”

无论如何,孙河已经适应了“开出租”的生活,他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延续得久一些,哪怕收入只稳定在七八千元,毕竟对于他来说,这意味着稳定的生活,甚至是开拓未来的途径:“我看网上说过,这叫共享经济,而且也是社交平台。我开车时候就经常跟乘客聊家装,我觉得时机合适的话,这两者还能结合起来。”

然而7月末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给孙河预想中开出租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网络叫车发展太快,确实出了不少问题,所以肯定要严管了,自私点说,我觉得坑了我这样认真开车的。” 孙河坦言,“干出租”会越来越难,早就在他意料之中,但各类政策来得如此之快,还是让他措手不及。尤其是限制外地户籍和外地车牌的传言,让他也颇为不安:“外地车牌确实该限,本来就不能上路你凭啥开出租啊。可户籍就不合适了,外地人开车就差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