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敢了!”昨天,苹果正式道歉的消息在朋友圈和各大网络媒体刷屏。素来以“高大上”品牌形象示人的苹果,居然肯认错道歉,而迫使苹果不得不道歉的背后,却暴露出不容忽视的潜在隐患,泄露私密信息的Siri终于被石锤了。苹果的一句“对不起”,能否换来消费者和整个市场的原谅还很难说。

Siri,在众多受智能手机内置的同类产品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嗨,Siri”,一句话轻松唤醒的语音助手Siri,以及丰富出色的用户体验,在业内至今都是相当优秀的,友商们在开发自家的语音助手时,或多或少都会将Siri作为参考对象。而苹果,对于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在业内也是首屈一指的,甚至曾为保护用户信息不惜和美国政府公开叫板,但苹果苦心经营积攒的品牌口碑,却被此次“Siri泄露用户隐私”事件彻底摧毁。

事实上,早在苹果正式发布道歉声明前,Siri就已经被外媒报道称存在承包商监听的Siri录音,并且不排除有可能涉及到联系方式、姓名、位置等用户隐私的信息内容。但当时,苹果对此一口否认,称Siri搜集的用户录音信息旨在改善用户体验,而用户被录音的比例也不到Siri日活的1%,大部分录音也只有短短几秒钟,意思就是说“我们没有侵犯用户私密信息,Siri是安全的不用担心。”难道,1%就算不算是违规吗?苹果的回应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随后在美国加州遭到集体诉讼,原告以“在未经个人同意的情况下,非法和故意地记录个人的保密通信”为名状告苹果公司,称其违反了当地的隐私法。

最终,迫于舆论压力的苹果不得不公开道歉,并且为打消用户的顾虑、修复用户对产品的信任,苹果方面将针对Siri作出调整,包括默认Siri不再保留互动的录音,只有在得到用户授权许可、并加入Siri改进计划后,才会被苹果公司收听录音用于产品改进。

苹果承认错误道歉,并表示愿意做出改进。和先前“拒不承认”的态度截然不同,高傲的苹果被“啪啪打脸”后,还愿意承认错误,无非是迫于外界的舆论压力。但苹果Siri“窃听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Siri折射出的巨大危机却不容忽视。在大数据和智能手机、APP横飞的大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信息安全保护变得越来越难,作为普通用户,无论如何小心提防却仍然无法避免信息泄露。例如,不少App在安装时必须无条件接受它,任意调度你的通讯录、短信息、录音和镜头拍摄等权限,一旦你拒绝就无法安装或使用。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目前个人隐私信息很难保全的现状,不少不法分子以盗卖大量个人信息牟取暴利,更可怕的是从搜集、贩卖、购买、使用,早已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作为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杜绝。而苹果Siri“窃听门”只是冰山一角,这才是Siri折射出的巨大危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