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歌症”是一种与大脑病变有关的疾病,患者除了唱歌跑调外,大多具有方向感不好、整理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等表现,需要治疗。这个消息令不少疑似“失歌症”患者的小伙伴们都无心玩耍了:唱歌跑调真的是病吗?唱不准音,该如何治疗?

“跑调王”往往是深情“唛霸”

说起部门“唛霸”阿航,同事们都无可奈何。嗓音清亮的他对歌唱充满激情,一到卡拉OK厅,就会霸住麦克风。但他只要一开口,三句之内必跑调,且越到高音越走偏。有一次,部门音乐精英组队参加公司的合唱比赛,一向热心集体活动的阿航也积极报名,认真排练。比赛当天,优美的原创曲目,编排巧妙动听的和声,还是阻挡不了阿航振聋发聩、“跑”出新水平的发挥。最终,大家集体跑调到千里之外。

“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人:他唱歌爱跑调,但很有表现欲,唱得比谁都投入、深情,且浑然不觉自己已‘跑’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老年神经专科副主任刘军教授说,这正是“失歌症”的典型表现,过去也被称为“五音不全”。

不知唱跑调,表现常“呆萌”

近年来,“失歌症”已成为科学家了解脑部如何处理音乐奥秘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具体来说,“失歌症”是指因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病变,大脑内部对音高识别出现障碍,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本来具有的认知音符和歌唱、演奏、欣赏乐曲等能力。

刘军表示,根据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比尔·汤普森教授的研究,“失歌症”患者主要有四种表现:

首先,他们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却无法感知音乐。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对于不和谐的和弦,他们也不会觉得刺耳。

其次,“失歌症”患者不能准确地唱出一首歌,但却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跑调了,甚至以为自己唱得还不错。

再次,大约一半“失歌症”患者在韵律认识方面有问题,但有些患者却很享受音乐带来的韵律感。

最后,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音乐只会令他们感到困惑。少数患者觉得“音乐就像用扳手敲击水管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

此外,研究还显示,部分患者经常显得很“呆萌”,因为可能存在一定沟通障碍。例如有些患者辨别不出对方语言中的生气、害怕或讽刺意味,经常会遗漏对方语调的“弦外之音”。

音乐“模块”发育不全空间感或受累

常的音乐认知,可能与脑部掌握语言声调的回路有关。“失歌症”患者的大脑对音高识别出现认知障碍,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外,患者自身过强的表现欲也是加剧“失歌症”的原因之一。

对“失歌症”患者脑扫描发现,他们一个大脑区域的脑白质与普通人有细微的不同,而这个区域与辨别音高和记忆旋律有关。目前,研究尚未准确定位可导致“失歌症”的基因。

较早进行“失歌症”研究的加拿大学者珀利兹推测,人脑中有一个专门处理音乐的“模块”,当其发育不全时,人们就会出现“失歌症”。正因为如此,“失歌症”单单影响患者的音乐认识,而对听力、智力等都没影响。刘军说,如果珀利兹的推测正确的话,那么音乐同语言一样,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需要而被先天“植入”脑部的。

国外学者发现, “失歌症”患者的空间处理能力比较差。“例如给他们看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建筑物照片,他们分辨不出照片上是同一幢建筑,这可能与他们的右脑发育有关。”刘军说,大脑的功能精细而复杂,一个脑区不会仅仅与音乐处理能力相关,例如额叶功能受损的患者,除了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还会伴随性格和行为的改变。因此,人们推测,这可能是导致“失歌症”患者空间处理能力差的原因。

发音训练可改善跑调“弃疗”也无碍

唱歌不好,是不是必须治疗呢?

刘军指出,如果一个经过音乐训练的成人,经常不能唱准音,属于“失歌症”的范畴,因为他丧失了“本来具有”的认知音符和歌唱、演奏、欣赏乐曲的能力。但如果小孩唱错音调,则不能被贴上疾病的标签,因为孩子还不曾“具有”歌唱的能力。

刘军指出,有的人生下来就对音乐不“敏感”,唱不好歌并不是大问题。有些五音不全的人可以接受现实,放弃治疗,悦纳自己,要么大方地让出麦克风,投入地扮演“热情观众”的角色,要么在纵情歌唱的时候,不介意自己被别人称为“跑调王”。

如果得了“失歌症”,仍希望获得音乐带来的乐趣,用歌声获得别人的肯定,那么就应该正确看待病情,积极进行发音训练。

“‘失歌症’并非无法改善,国外研究显示,有些患者可以通过发音训练得到纠正。”刘军建议,也可以先从纠正过强的表现欲开始,例如把自己唱的歌录下来,和原唱对比播放,请朋友在一旁提醒,找到自己容易在哪些地方“跑偏”。

在曲目选择上,“失歌症”患者不必贪多嚼不烂,可以精选若干曲目,反复练习,将其作为“不跑调”代表作。此外,由于儿童大脑的可塑性很强,从小进行音乐训练,有助于改善“失歌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