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很多人在做好防暑的同时,还不忘抽出时间运动,给身体减负。说到侧平举杠铃、开合跳这样简单、实用的动作,相信许多人都尝试过。但下面要说到的这类人——肩袖撕裂患者,请远离这样的动作。

我们运动医学科的医生常开玩笑说,侧平举这个动作就是“肩袖杀”,专门伤肩袖的,其原因是肩袖损伤与抬肩动作密切相关。门诊中,肩关节疼痛多见于频繁进行上肢运动或经常从事家务劳动的人,而导致肩疼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就是肩袖撕裂,但它经常被误以为是肩周炎。今天我们来说说这种听起来挺冷门,但实际上非常普遍的肩部疾病。

1

肩袖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肩袖撕裂是最常见的肩关节疼痛原因之一,也是运动医学领域内肩关节手术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大约在13%-32%,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其中,小于40岁人群的发病率约为4%,大于60岁人群的发病率在20%-30%,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近80%。

肩袖是什么?先来了解一下肩关节的整体构造。

肩关节前面是锁骨,后面是肩胛骨,旁边是大臂,又叫做肱骨。其中,肩胛骨的前部叫做肩峰,位于肱骨头的上面,也就是肩头摸着硬硬的部位,它对于肩袖撕裂有重要作用。

肱骨头周围有4块肌肉,上面的一块叫冈上肌腱,负责抬肩,前面的一块叫肩胛下肌腱,后面的两块叫做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它们组合在一起,外形就像套袖,因此被称作肩袖。

肩袖对于人体而言,有两大功能。

一是负责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比如,冈上肌腱主要负责肩关节外展,最常见的动作就是抬肩,在洗头、穿衣服、打球时都会用到这块肌肉。冈上肌腱的止点在肱骨大结节,这是肩袖损伤里面最为常见的部位,通常所说的肩袖撕裂大多都是指冈上肌腱撕裂。而肩胛下肌腱主要负责肩关节的内旋,如摸肚子和摸后背的动作。肩关节后方的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主要负责外旋动作,就是向外打开的动作。

二是保持肩关节的稳定。肩关节是一个球臼关节,肱骨头大,而肩胛盂小,包容性很小,所以骨性结构非常不稳定。这样一来,周围的关节囊和肌肉等软组织对于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就很重要。在肩关节活动的过程中,肩袖的收缩可以把肱骨头牢牢地固定住,从而维持肩关节的正常稳定和匹配作用。

那么,一旦肩袖的稳定功能丧失,肩关节的外层肌肉即三角肌,在肩关节活动的同时会上提肱骨头,使得肱骨头不断与位于其上面的骨头即肩峰发生撞击,导致关节软骨严重磨损,最终发展为骨性关节炎。当肩袖发生撕裂,会导致抬肩功能受限,发生巨大撕裂时,甚至可能致残。

2

疼痛力弱活动受限为典型症状

一般来说,肩袖撕裂有3种典型症状。

疼痛

肩袖撕裂的典型症状首先是疼痛,某一个动作疼痛。多数人是抬肩疼痛,还有的人是向后背伸手疼痛,或者进行打羽毛球等肩上运动时疼痛。不同的损伤动作导致肩袖撕裂的部位不同,比如,做家务导致的肩袖撕裂,裂口会偏前;打羽毛球导致的肩袖撕裂,裂口会偏后。

要注意区分肩袖撕裂与肩周炎(又叫冻结肩、50肩),由于二者发病的高发年龄类似,均会出现肩关节疼痛或不同程度活动受限,所以非常容易误判。肩袖撕裂更为常见,且疼痛感大多不剧烈,一个姿势疼,换个姿势就不疼了,或者累了疼,休息后好转,肩周炎的疼痛感则非常强烈。两种疾病是不同的起因,治疗方法也完全不同。肩周炎一般需要锻炼,如果锻炼得法,是可以自愈的;肩袖撕裂需要休息,严重的还需要手术。肩袖撕裂一旦误诊误判为肩周炎,患者使劲锻炼,反而会导致肌腱裂口增大,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曾经有一位患者肩关节疼了30多年,发病时被误判为肩周炎,他就天天在公园锻炼,抡胳膊、划转盘,最后两个肩膀都疼得抬不起来了。最后被确诊为双侧肩袖巨大撕裂,而且不可修复,要解决问题只能置换关节。这虽然是比较极端的案例,但说明误判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如果早期发现,通过很简单的微创手术就能治好,最后变成只能通过关节置换术才能恢复部分功能,非常可惜。

力弱

大多数肩袖撕裂患者会有抬肩力弱,但力弱并不严重,抬肩没问题,只是某个动作因为疼痛而受限。发生肩袖巨大撕裂的患者多数也可以做抬肩动作,只有少数患者力弱明显。

当然抬肩力弱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因造成的,比如支配肌肉的神经出了问题,因此需要就医与其他疾病鉴别。

活动受限

有的患者在抬肩或者落肩的时候,会觉得肩膀里面“别”一下、卡一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交锁,这是裂口在里面被别住的原因。除此之外,有的患者是后背手受限,有的患者是上举手受限。

3

发病原因常见且多样化

不少人认为,摔倒受伤才会导致肩袖撕裂。实际上,在临床中大部分肩袖撕裂患者并没有外伤史,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抬肩撞击所致,且肩峰呈弧形或钩形者属高危

肩袖撕裂最常见的病因叫做外撞击,所以大家平时在X线报告或者核磁报告上,经常会看到这个诊断名称“肩峰下撞击”。在门诊中经常会有患者问:“我没撞过肩膀啊,这是怎么 回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