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的火星梦》电影剧照

电影主题展现场观众与演员互动。 (中国科技馆供图)

8月13日,中国科技馆首部原创科幻特效电影《皮皮的火星梦》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开幕式上首映,并获得了“最佳国产影片”奖。这部电影用3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中国科幻的浪漫与文化价值观,不仅为观众带来震撼的科幻电影体验,同时也普及了航天知识,以此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探索太空的兴趣,弘扬航天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据中国科技馆4D影院数据显示,《皮皮的火星梦》上映以来场场爆满,实现票房与口碑的双赢。


(资料图)

原创IP的成功打造

作为中国科技馆自主IP,电影主人公“皮皮”初创于2017年,最初是一部原创科幻童话剧中的人物。2018年,中国科技馆启动原创科幻特效电影《皮皮的火星梦》的拍摄及制作工作,历时将近4年的打磨终于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该电影的导演、演员及主创团队全部为科技馆的科技辅导员及“小小志愿者”,实现了电影全流程的高度自制化。

《皮皮的火星梦》基于舞台剧剧情进行重构,主要讲述了一位热爱火星的科学小达人皮皮,在他创作自己的科幻小说时睡着,进入小说梦境,遇到了自己笔下创作的人物:朱哥亮、朱胖胖、朱莉这三位来自宇宙探险机构——猪猪公社的探险伙伴,他们驾驶着明日家园号宇宙飞船一同前往了火星,遇到了火星“原住民”火星狼,开启了一段充满冒险的科学探索故事。电影在场景设计中,在对火星环境还原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在故事讲述中,展现了人类对火星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

《皮皮的火星梦》原创IP的成功打造,给中国科幻特效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本土经验。从电影立项开始,主创团队就进行了丰富详实的前期筹备工作,也使得在真正投入摄制时,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让科学理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叙事模式让硬科幻更易理解

《皮皮的火星梦》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硬科幻电影,这种类型的电影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幻构思”为核心,通过科学技术的严格推演和论证推动故事情节,向观众输出科学理论知识。但硬科幻电影易产生科学知识生硬堆积及科技“炫技”等问题,增加观众对电影的理解成本,而《皮皮的火星梦》巧妙采用“荒岛求生”的叙事模式,讲述主人公们在火星这颗“荒岛”星球上如何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并时刻保持乐观的。对观众来说,通过这种模式与电影角色产生情感共鸣,更易接受电影中的硬核科学知识。

4D特效带来沉浸式观影体验

《皮皮的火星梦》在拍摄上大胆尝试XR技术,利用UE4游戏引擎提供摄像机透视反球、背景动画和环境控制,实现了虚实空间的自由化、摄影运动的可控化、视觉特效的现场化和实时化,极大方便了演员表演,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同时,游戏引擎渲染下的视觉效果及4D影院的动感特效也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电影《皮皮的火星梦》中,演员们从遭遇飞船漏气的绝境时刻到化险为夷逐渐平和稳定的过程,精湛地演绎出由歇斯底里到劫后余生的情绪变化,极具层次化的情感爆发,塑造出丰富立体的角色性格。在影片中,火星狼作为火星“原住民”,认为来自地球的外援者皮皮等人是来破坏火星的,表现出极大的敌意;但当火星狼遭遇危险时,皮皮挺身而出救下火星狼,消除了“地球人”与“火星人”之间的嫌隙,让所有的怨恨烟消云散,达成和解后的大团圆结局,也向观众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美好人性。

国内科幻创作迎来新机遇

作为中国科幻特效电影的一次全新实践,《皮皮的火星梦》无疑是成功的。电影中的情景构建、视觉呈现等方面的概念设计与研发创造能力,充分展现了主创团队的匠心与潜力,也为中国科幻特效电影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我国的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也为科幻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科技馆作为激发、培养和保持青少年对科学兴趣的重要科普阵地,近年来逐步探索以科幻为主题的各种教育形式,希望借助“皮皮”自主IP聚焦科幻对科学传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带动国内科普场馆形成开发科普科幻作品的热潮,培养观众的科学理性精神。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科技辅导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