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与门道——40位科普人的心语》,王大鹏主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在其经典名篇《为什么读经典》中,从不同的语境和视角,探讨了“经典”的14种定义,微妙而又深刻。我特别欣赏其中的两个短句:
(资料图片)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文学经典作品如此,科普经典作品亦然。谓予不信,尽可回顾一下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伽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阿西莫夫的《最新科学指南》、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
这些科普经典是怎样诞生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可不简单。世人对此多有研究,殊难一言蔽之,更何况探索仍在深入之中呢。
倒是另有一个命题,与此密切相关,虽仅区区六字,却很耐人寻味,那就是:“科普有方法吗?”
科普之定义有种种不同的表述。我以为,简言之,科普就是让“科学”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普而及之。但这“科学”二字,内涵极其丰富,举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概莫能外。由此即可知,做好科普绝非易事。
其实,科普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时人称之为“科普学”,因而需要有理论指导,需要将理论研究付诸实践,更需要从实践中孵化出一批批可推而广之的硕果。当前,在我国,科普理论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些尚待消弭的沟坎,科普研究往往滞后于实践的进展。纵观国内外科普领域的学术研究,还可以发现,成果虽说不少,但它们依然主要发表在受众相对狭窄的学术期刊或专著中。与此同时,广大科普界人士更急需的则是来自一线科普的鲜活经验,包括从事者如何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充实知识储备,如何不断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优化沟通交流技巧等。这些经验,是由从事者们长期的科普实践凝练而成的“秘诀”。有效地借鉴这些可贵的经验,掌握必要的科普理念和科普方法,无疑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科普效果,助力更多的科普人士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如今在现实中,多有科普界各方人士,包括以院士们为代表的知名科学家,在种种讲座、会议、论坛等场合谈及科普的理念、方式与方法等。但是,这些真知灼见通常都散落在不同的角落。同时,近年来国外学者专论科普和科学传播的一些著作陆续翻译引进,其中也不乏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可惜,能静心研读此类著作并将其运用于自身的科普实践之中者,恐怕还是少而又少。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这些理念和方法予以恰当的综合。
就此而言,眼前这部《愿景与门道——40位科普人的心语》(以下简称《愿景与门道》)跨出了颇为扎实而令人欣喜的一步。应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愿景与门道》,书名言简意赅。“愿景”,形而上的意味较浓;“门道”,形而下的色彩稍著。本书整合40位一线科普人士的思考与经验,将全部文章层次分明地归为“科普理念”“创作与表述”“分科之‘法’”三大部分,知行互鉴,相得益彰。
本书作者们在进行科普创作、开展科普活动的同时,深入思考和总结自己的科普经验或得失,是很难能可贵的。无论是否为专职科普研究人员,他们对于科普本身的理解,他们表达的愿景,他们所述的“门道”等,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书作者们来自不同的领域,这非但不影响本书内容的统一架构,反而体现了“多样性”所固有的优势。全书从科普概述到科普创作,从科普演讲到科普视频生产,再到诸如医学、天文、计算机等众多细分领域,堪称一部独树一帜的科普方法荟萃。
自不待言,对于“科普有方法吗?”这一命题的回应,不能只是一个没有温度的“是”或“不是”,而应该是一种深层的沉思。这也使我联想起16年前,著名作家王安忆发表的《我们教他们什么——写作课程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见2007年1月24日《文汇报》)。《宣言》说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文学写作硕士点终于获得批核,并已有文学爱好青年问询投考。“同时,又有更多怀疑的声音,不相信学府能指出作家的成功之道。要让我说,我也不以为作家是可教授的。凡创造性的劳动似都依仗天意神功,不是事先规划设计所能达到的。”尽管如此,王安忆还是试着归纳了几条“我们应做又能做的准备”:第一是对我们文字的理解,这是写作者创造世界的材料;其次是情节安排,这需要想象力;第三是故事,它可说是小说写作的目的。“这些大约就是人力可为的范围。既是人力可为,我们就要求至勤至优”,《宣言》如是说。
做科普不是写小说。但是,王安忆之所言,颇具辩证意味,同样值得我们体察。做科普,更有一个令文学家羡慕的地方,那就在于科普创作是文理融通的大舞台。纯文学作品,很难谈及科学;纯科学论著,又顾不上抒情写意。但是,许多科普佳作,在传递科学之真的同时,也能让你深深地享受文字之美。
请注意,《愿景与门道》并不是教科书,而是一部优秀的参考资料。阅读此书应着眼于会意,即人们常说的“领会精神”,而不是生搬硬套。成功不可复制,但本书中的每篇文章,都会有助于深化对如何做好科普的认识,甚至有可能变革读者做科普的理念和方法。昔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我想,今天《愿景与门道》所追求的,当是既“取乎其上”,还能“得乎其上”吧。
感谢《愿景与门道》的40位作者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心语,感谢本书主编及其团队为策划、征稿、编辑、审定直至出版付出的辛劳。我相信,对于探讨做好科普的方法,本书的价值将会历久弥彰。科普任重而道远,谨与诸君共勉。
(作者系天文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前副理事长,本文是《愿景与门道——40位科普人的心语》序言,本报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