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试管婴儿生男生女随你愿”,区区几个字,穿透了很多寻求助孕夫妇的内心防线,这听起来多少会让人充满向往。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什么?利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选择生男生女真能“随愿”吗?


【资料图】

可降低遗传缺陷宝宝出生几率

提到试管婴儿技术,多数老百姓对此已经不再陌生。关于试管婴儿的“代数”其实是我们国内的通俗叫法,国际上并没有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一说。根据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历程,世界第一例“第三代试管婴儿”诞生在1989年。但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并不是像数码产品一样,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技术基础上升级换代。这几代试管婴儿技术都有着各自的适应症,能帮助不同原因不孕不育的夫妇。

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是常规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将精子与卵子取到体外共同培养,靠精子和卵子的自由结合来实现受精,形成胚胎后再将胚胎移植入女性宫腔。

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主要针对男性精子密度低、活力差、梗阻性无精症等男性不育因素,用一根注射针直接将精子注射入卵子内,帮助精子和卵子完成受精的过程。在使用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精子和卵子不能自然结合或者受精率低下时,也可以借助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助孕。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也叫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在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获得胚胎后,取胚胎的少量细胞对其遗传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挑选出正常或者不致病的胚胎进行移植。这种技术大大降低了有遗传缺陷宝宝出生的几率,实现优生优育。但是,在有些人看来,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似乎成了生殖领域的“万能”技术。

什么情况适合做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统称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开展,这项技术能够检测的遗传病种也越来越多,实现了从特定的单一染色体异常到单基因病,再到非整倍体胚胎的筛查等。那么,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呢?

一是夫妇中任何一方或双方携带有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平衡易位、罗氏易位、倒位、致病性微缺失或微重复等情况。

二是夫妇中任何一方或双方有单基因遗传病。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包括但不仅限于:地中海贫血、肌营养不良症、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病、遗传性耳聋等。

三是高龄女性、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不明原因的反复种植失败。

四是男方患有严重畸精子症。

以血友病为例,给大家展示一下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具体应用。人类的遗传病,如果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即X或Y染色体上,那么后代的发病就会存在性别差异。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导致血友病发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而对男性后代的影响远远大于女性后代。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即使其中一条染色体携带了血友病基因,仍然可以产生足够的凝血因子。因此,女性血友病基因携带者不一定会发病。但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一旦该染色体携带了血友病基因,就无法产生足够的凝血因子,导致疾病发生。

了解了这种遗传病的特点,就可以利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通过选择女性胚胎来有效预防该类疾病。目前,随着胚胎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检测每个胚胎致病基因状态,增加了可转移胚胎的数量,并允许对未受影响的男性和女性胚胎进行优先移植。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人们不禁会问,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确可以选择胚胎性别,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利用它来选择生男孩儿或女孩儿?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区,人们对生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仍然非常看重,网络骗子或者非正规医疗机构正是抓住人们这种心理,鼓吹试管婴儿技术可以“包生男孩”或“生男生女随你愿”,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就一定可以获益。

与其他医学新技术一样,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实施这项技术过程中,需要对胚胎进行有创的侵入性操作,从胚胎上取走少量细胞进行检测。这一过程是否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和孩子的健康一直是大家担心的问题。

虽然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并不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但这并不代表它是绝对安全的。真正有效的评估可能要经过几十年的长期随访才能完成。另外,在非正规医疗机构施行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促排卵、取卵和取卵后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一定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促排卵和监测,以减少母婴风险。

在我国,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严格审批,避免该技术被滥用,保障操作过程规范有序,即使是试管婴儿技术也不能在没有适应症的情况下对胚胎进行性别筛选。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对胚胎是否正常进行筛选,而不是对性别进行筛选。

由于国内规范严格,不少患者将目光瞄向国外,许多中介机构更是积极迎合,以赴国外做试管婴儿性别选择为卖点,吸引客源。

一位43岁的高龄女性为生男孩继承家族产业,在中介指引下赴国外希望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选择“一举得男”。该女士前后花费100余万元,但最终希望落空。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为实现“优生优育”而诞生,从医学和伦理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专家,都更认可基于胚胎是否健康作为筛选标准,而非性别。我们应该更好地掌握使用它的适应症,更加看重保障孕妇和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治医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