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22年8月30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新媒体专委会承办的“科普中国智库2022年专题活动——科普创作供给侧改革论坛”在东湖国际中心报告厅成功举办,会议通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新浪微博和哔哩哔哩官方账号,中国科讯新浪微博和微信视频号同步播出。活动由五场精彩的主旨报告与两轮圆桌讨论组成,围绕科普创作供给侧改革主题,科学家、科普达人与科技科普相关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科普创作的热点话题,为助力繁荣科普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结合课题组针对现阶段科普工作的研究成果,在《进一步做好科学普及——几点建议》报告中以凝练的语言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努力做到“两翼”同等重要,二是加强统一领导和顶层设计,三是加强法规建设,四是加强科普专业人才培养,五是发挥媒体导向作用和市场机制,六是注重创新科普形式和内容,实施准确科普、特色科普、应急科普和高级科普。刘嘉麒院士希望中国的科普事业能够搞得更好,从顶层到老百姓的层面共同努力把它做好。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宣教基地管理室负责人李鹏辉在题为《创新生态环境宣教,共建清洁美丽中国》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当今生态环境宣教科普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相关的信息需求日益旺盛,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的宣教和科普工作。这是构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现实需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航天总设计师,九三学社北京市海淀区副主委杨芳,从自身二十多年工作经历出发做了题为《航天工程师与航天科普》的报告。杨芳认为,无论是普通公众、中小学生、青年科技人员,还是航天相关企业面对的客户、国家公职人员,都是航天科普要去普及的对象。而航天产业中各个层次的人员,包括管理和技术人员,都应该是航天科普供给者。

知名纪录片导演,《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总导演,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李成才结合其近30年纪录片的创作历程,以科学的视角探讨了中国自然科学纪录片的现状与未来。在《用科学的视角参与影像创作的体会》的报告中,他认为,目前中国的科学家很少参与到影像创作中来,而影视人员的科学素养普遍并不高,这就导致大量科学类的纪录片中出现了诸多错误。李成才期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参与到科普影像的创作中来。

著名科普作家,《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的作者曹天元线上参与了论坛,曹天元结合自身从事科普创作的经验,带来了报告《科普市场化的探讨》。在曹天元看来,科普不是科学的资料说明,而应是科学的广告,除了严谨性和准确性外,传播性和可读性或许更加重要,这也是目前的很多科普创作有待提升的地方。

在圆桌讨论环节,针对科普创作供给侧的人才供给问题,现场嘉宾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认为,创作者自身不仅要学会创作,也要多去观察市场,要掌握比较扎实的传播的基础知识,并预判传播效果、采取措施应对,2020年B站年度百大UP主“鬼谷藏龙” 唐骋认为,目前中国科普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科普的重要性还没能深入人心,缺少愿意钻研的科普人才。刘嘉麒院士表示,现在很多时候创作者过分追求短平快,而要想创作科普经典,必须要坚持原创,避免跟风。生态化学部宣传教育中心宣教基地管理室的项目主管邓雪琴则针对以上问题分享了自身的见解,例如:多去平衡科研与科普并重的问题;加强科研机构与媒体之间的合作,锻炼科研人员的科普能力;建立机制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获得从事科普工作的机会。

第二轮圆桌讨论围绕“繁荣科普创作,我们还需要什么”话题展开。知名科普达人、健康科普畅销书《吃的真相》作者云无心建议,科普工作要注重提升媒体端的科学素养,在媒体平台寻求流量与保持内容科学性之间找到平衡。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项目主管刘红薇从自身出发,分析了当前部分科研机构做科普的问题和困境,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体制机制方面的支持。

现场参与论坛的观众也积极参与了讨论,提出了一些自己工作中的疑惑,同时也表示这样的交流非常必要,也期待有更多更优秀的科普内容提供给广大公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