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科普时报讯(记者胡利娟)“如何引导公众正确地认识湿地,培训公众对湿地的情感,发展湿地友好行为,形成人与湿地友好关系的正确价值观,对湿地保护事业来说至关重要。”11月9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武汉会场举办的“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上指出,湿地保护需要公众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参与。

会上,我国第一套旗舰物种长江江豚专题课程,《留住江豚的微笑——长江江豚环境教育课程》正式对外面向全球首发,这本湿地教材是依托世界自然基金会专业环境教育课程设计理论方法体系研发的。

“把长江江豚的故事,推广到全球,惠及全世界有志于长江江豚保护教育的师生及感兴趣的公众。”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武汉区域主任张新桥介绍说,在课程编写阶段,项目组走访一线,调研有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而项目组的参与方非常多元,包括武汉动物园、武汉科普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不同的自然教育机构和科普机构。

张新桥称,本书主题框架包括微笑天使、把脉家园和明日社区三个方面,对接国家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时,还配备了辅助教具和学生任务单,引导公众透过江豚理解长江保护的重要性,并愿意支持和参与其中。

“中国在湿地教育与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野禽与湿地保护基金会(WWT) 国际项目负责人Chris Rostron认为,中国在面向学校和社区的湿地教育以及向公众传递湿地保护理念做得很好,本次论坛的主题“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与《湿地公约》的精神紧密相连,其中CEPA,即Communication, Capacity building,Education, Participation and Awareness,也就是沟通、能力建设、教育、参与及意识。通过CEPA行动,向公众分享湿地保护专业知识,鼓励参与湿地保护。

据了解,本次论坛在中国林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指导下,由红树林基金会(MCF)、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