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过,深秋就到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明显下降,人们也开始添秋衣、穿秋裤。那么,你知道古人穿什么御寒保暖吗?最早的“秋衣秋裤”长什么样?除了衣物防寒之外,古人保暖还有哪些妙招?
【资料图】
从“皮裘”到“棉袄”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一枚长约82毫米,外形光滑,针头圆锐的骨针曾引起考古人员的注意。
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初步掌握了兽皮制衣的方法。当时,人们以石头裁切,用自然纤维作线,加上骨针缝缀,便能将鞣制软化的兽皮制成简单的衣物。
之后,“裘服”一直是人们防寒保暖的必备。只不过,由于身份地位的差异,贵族一般穿着轻便保暖的狐、貂、豹等兽皮制成的裘衣,“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就是春秋时期卫灵公的日常。而普通老百姓则选择用鹿、羊、狗等兽皮制成的裘衣,《淮南子》中说“贫人……冬则羊裘”,羊裘就是羊皮袄。
后来,随着人工纺织技术发展成熟,人造的布帛和丝绸诞生。自此,皮、革、丝、麻成为我国主要的服饰材质。
商周时期,高级的服装面料,如丝帛、绢、缣、绮、锦、绣等均为贵族专用。一般平民则穿着本色麻、葛布衣、粗毛布衣。特别穷困的人,只能身穿与草编蓑衣类似的“牛衣”。
而当天气转凉,古人的第一反应是穿裌衣。当时,裌衣的地位类似今天的“秋衣”。裌衣又称为“夹衣”,指的是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等到更冷的时候,人们便在两层麻衣之间塞入各种保暖的东西,如麻絮、鸭毛、芦苇等。
魏晋时期,出现了另一种保暖衣物——“纸裘”。当时,连年的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布料稀缺,人们便以楮树皮为原料,蒸煮、调制、压实后制成衣服,用它做出来的衣物柔韧、厚实,且穿旧、穿破后稍作修补还能继续使用。
唐宋时期,“纸裘”开始在民间流行。宋代的《容斋随笔》中曾有记录:“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陆游也曾作诗云:“扫园收槲叶,掊地甃塼炉。幸有藜烹粥,何惭纸作襦。”这说明,除了普通百姓,文人也加入了“穿纸衣”的行列。
而大家熟悉的棉纺织衣物则较晚才普及。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棉花才从南洋诸国引进中原地区。
隋末唐初时,棉花是上贡朝廷的物品。唐朝时,因为棉花稀有,但材质舒适,成为专供达官贵人使用的衣料。到了明初,在朱元璋的大力倡导之下,全国强制推广棉花种植。随后,棉纺织技术迅速发展,棉袄广泛流行,这才有了平民都能穿的保暖首选。
“秋裤”竟是舶来品
我国古代也有“秋裤”,不过既不紧身,保暖效果也有待论证。
部分研究者认为,“胫衣”可以看作中国早期的秋裤。“胫衣”出现于先秦,胫是小腿的意思,可看作今天的长筒袜,用系带系于腰上,从脚背覆盖到膝盖。
后来,“胫衣”逐渐开始与腰部连在一起,被称为“绔”。东汉《说文》中有:“绔,胫衣也。”在成语“纨绔子弟”中,纨指的是细绢,是一种高档布料,“绔”则可以看作今天的“裤”。不过,这时的“裤”还没有裤裆。
据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时,要求战士骑马时必须要穿上有裤裆且更窄的裤子,以方便行动,合裆裤这才慢慢流行起来。资料表明,“合裆裤”最晚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流行“袴褶”,这里的“袴”即指一种合裆的大口裤。
而现代秋裤则起源于马裤。
公元8世纪,英国贵族为了骑马方便,开始穿着两层裤子,外面一层逐渐成为马裤,而马裤也就是现代秋裤的雏形。据说,亨利八世很喜欢穿由羊毛制成的紧身马裤,马裤也一跃成为欧洲贵族们的时尚单品。
秋裤正式起源于北美,主要是为了御寒。19世纪初,一种紧身的连体内衣出现在美国纽约州,它可将人体上下身全部包覆住,是秋衣和秋裤结合体,当时被称为“解放连体衣”。
到1915年,加拿大人弗兰克·斯坦菲尔德推出不缩水的棉内衣,并正式申请了“秋裤”专利,此后迅速火遍全球,他也成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一战期间,“连衫裤”成为军方采购的重要物资,在军队中得以普及。而当战争结束后,欧美各国开始恢复生产,劳动分工的不同让连体衣的不便充分暴露,于是,分体的秋衣、秋裤就应运而生了。
“暖手宝”与“保温杯”
在古代,除了穿衣保暖,还有许多其他的保温、取暖的妙招。
生火取暖是主要方法之一。我国最早的取暖炉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燎炉”,这是一种烧炭取暖的用具,相当于今天的“火盆”。后来,便于携带的手炉出现了,也被称为“袖炉”或“捧炉”。将手炉拢入宽袖大袍中就如“暖手宝”一样温暖。
据《中国通史》记载,我国早在商朝就有了“保温杯”。当时的青铜器,如温鼎、染卣、甗,都是可以保温的容器。其中,甗类似于今天的火锅,有专门的火焰进行加热。
后来,还出现了一种叫作“孔明碗”的保温器皿,由两碗相套而成,两碗间留空,外碗底有一圆孔,可注入沸水,使碗内食物保温。
还有一种盛热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叫脚婆,又称汤婆子。这是一种用铜或锡制成的容器,呈扁圆形,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在其外面包布。宋代黄庭坚在《戏咏暖足瓶》中描述道:“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其中的“脚婆”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除此之外,古人在建筑保暖方面也很有讲究。
秦朝的火墙是现代“地暖”的雏形。当时的建筑师将房屋墙壁砌成空心夹墙,而墙下有通道与炉灶相连,尽头有气孔可排出烟气。炉火在炉灶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可顺着夹墙对墙体加热,利用墙体升温,使整间房屋变得暖和。
宫廷的取暖设施则更加精细。西汉曾有一座温室殿,殿内设有各种保暖设施。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室内用花椒和泥的混合物刷涂墙壁,不仅可以保温,还有似有若无的香气。(记者 肖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