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资料图】

4月28日,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2023年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落下帷幕。经过层层角逐,来自中科院广州分院代表队的姜珊珊、番禺代表队的王琪、白云代表队的孙辉等10名选手荣获“广州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花都代表队的朱芊羽等5名选手被授予“广州市优秀青少年科普使者”称号。

一等奖获得者王琪

刺血疗法:

放血量较少

为现代科学所认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的王玥影向大家科普刺血疗法。

她提到放血疗法起源于古埃及,相传当时的人们发现放血能够缓解头晕头痛,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治疗方法。支持放血疗法的理论是体液不平衡学说,即人体的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体液不平衡所导致的,其中更是由于血液过多所导致的疾病最为常见。这一理论便催生出了放血疗法。放血疗法就是在患者的脖子、腿或者胳膊上用刀切开静脉,放出过多的血液。

但是这种错误的治疗方法也导致了许多不幸的事情发生,比如大名鼎鼎的华盛顿拿破仑就是死于放血疗法。于是到了近代,西方便有医生对于放血疗法的真实疗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被实施了放血疗法的患者死亡率反而大幅提高,自此放血疗法开始逐渐被淘汰。

但是放血真的完全没有治疗效果吗?实则不然。遥远的东方,人们也有放血治疗疾病的传统。刺血疗法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用三棱针、梅花针等针具刺破人体的血位或者血络,放出一定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运转所依赖着宗气,宗气是血液的来源,也是血液流动的根本动力。而治疗疾病的本质就是疏通全身的宗气和血流,因此,通过放血能够疏通宗气,从而治疗疾病。

不同于放血疗法的是,刺血疗法的放血量较少,且放血部位也多为血液淤积之处,更为现代科学所认可。研究发现,刺血疗法能够有效提高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速度,降低血管阻力。同时,刺血疗法还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有害因子的浓度,从而减小其对机体的损害。并且通过调查发现,刺血疗法对于急性高热、淤血、肿痛等多种症状都有着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前不久的新冠大流行阶段,刺血疗法就能够有效的缓解嗓音沙哑和咽喉肿痛。

不过她提醒:在进行刺血疗法时,切记寻求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神奇:

丢失全部血液的猪

依然活蹦乱跳

假如血液全部丢失,生命还存在吗?大多数人的答案或许都是否定的,但是在医学领域中,还真有一种独特的氧可以做到。

选手文琴说,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医学家们曾进行了这样一项动物实验,将一头麻醉好的实验猪置于3个大气压的纯氧舱内,而对照猪则置于自然环境下。两头猪同时边从动脉放血,边从静脉输入盐水和胶体溶液,使它们体内几乎没有红细胞。在高压氧舱内的猪实验期间生命体征均正常,实验完毕输回血液减压出舱,它竟然奇迹般地全程存活,且麻醉失效后实验猪恢复如常,而在自然环境下的对照猪却很快死亡。这一无血的生命实验曾轰动医疗界一时,自此,高压氧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

那什么是高压氧?其实,高压氧就是在高于大气压环境下使机体来摄入浓度接近百分之百的纯氧。至于没有血的猪在高压氧环境下又是怎么存活的,这是因为高压氧能够通过增加血氧含量,从而提高血氧分压,压力越高,体内的氧就越多,同时它还能加速血氧的弥散,使氧在机体中的溶解量能达到常压下的14-20倍。

因此,哪怕没有血红蛋白供氧,只要有够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那么机体细胞就有可利用的氧来维持生命,所以即使血液全部丢失,生命也能存在。

别迷信紧急避孕药

有效率只有八成

来自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蔡忆婷则告诉大家,紧急避孕药有效率并不高。紧急避孕也称为事后避孕,主要是给无保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的女性提供补救措施,以防止怀孕。据在校大学生非正式调查中发现,70%大学生认为紧急避孕药可以作为避孕的首选方式。

它的原理包括抑制女性排卵或者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改变输卵管的活动方式,从而起到阻止受精卵。但是,在很多人眼中优秀的紧急避孕药,其实避孕有效率并不高,仅仅只有80%左右,如果短时间内反复多次的服用,它的避孕效果还会大打折扣。

或许有些人认为,80%有效率好像也挺高的。但是要知道,如果避孕失败,对于暂时不打算怀孕的女性,尤其是还在读书的大学生来讲,就不得不面对人工流传的风险和创伤了。

蔡忆婷说,紧急避孕药除了避孕有效率不高以外,更遗憾的是反复多次的服用容易造成女性内月经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闭经。

因此,她给大家总结出三点温馨提示:一、 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使用。二、1年以内使用不超过3次。3、暂时不打算怀孕的女性,一定要采取其他高效的避孕方法,例如安全套、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等。

从7岁到60岁

选手年龄跨度为历届之最

一等奖获得者姜珊珊

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是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联合承办的科普品牌赛事。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赛创新赛制,增设青少年组。全市各区从中小学校中选拔出27名中小学生进入决赛,成为羊城科普的新生力量。他们讲解表现毫不逊色,选题多围绕高新科技和大国重器,如应用于航空航天的记忆合金材料、太空天梯碳纳米管材料等,以生动有趣的演示和讲解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科普体验。除了自主命题讲解,中小学生挑战随机热点命题讲解的表现也展现了随机应变能力,获得了大赛评委和现场观众的称赞。

一等奖获得者孙辉

本届大赛共有23个代表队157名选手通过激烈竞争、层层筛选进入决赛,选手年龄跨度大,从7岁到60岁,为历届之最;所在行业类型多元化,有专业的科普讲解员、科研人员,也有来自中小学职校高校的师生、博士后、一线医护人员、药师、航空训练基地教员、殡葬服务师等,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青少年组一等奖朱芊羽

大赛热点命题选自最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运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出当下公众关注度最高的科技热词,从AI人工智能到数字货币,从太空探索到甲型流感,从无人驾驶到元宇宙……选手讲解选题涵盖了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食品安全、自然环保、现代农业、智慧城市、航天航空等领域,讲解内容贴合热点、贴近生活,既满足公众对大国重器、高新科技的好奇心,又普及身边有趣的科学知识,展示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何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