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
长春市宽城区(以下简称宽城区)被中国科协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荣誉背后,是宽城区在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上的丝丝入扣,创建工作亮点纷呈。
(资料图片)
近年来,宽城区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统领,以创新现代化科普工作方式、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着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大力推进全区科普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科普工作格局。
2021年青少年科普开放活动。(资料图片)
强化科普阵地建设 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突出政治引领,多渠道壮大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宽城区成立以区领导为组长,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区各街镇由党(工)委副书记分管科协工作,明确一名科级干部担任秘书长,指导街镇开展科普工作,社区(村)由党委委员兼任科协组织负责人,同时配备专人具体负责科普工作。
宽城区按照大小互补、现代传统并用、地域合理分布的理念,注重加大对科普活动阵地的建设投入。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区科普工作的基层阵地网络不断织密,科普宣传进一步走进群众身边、贴近百姓生活,促进了全区科普活动资源的不断优化升级。阵地建设的加强,全方位保障了科普活动有序开展。
在长山花园社区、青岛路社区、西道口社区、北京大街社区等地,宽城区打造了社区科普体验中心,针对居民日常需要,设置各类小型化的声、光、电互动体验展品展具90余台套,让居民通过亲自操作学习,将科普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
2022年社区科普体验中心开放日活动。(资料图片)
以宽城区科技馆为依托,定期开展青少年科普开放活动和中国流动科技馆宽城站、流动科技馆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观和体验,激发青少年的科普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2021年中国流动科技馆长春宽城区站巡展活动。(资料图片)
在兰家镇东道村建设科普主题广场,投入使用灯箱式科普画廊200米,定期发布权威、科学的农业科普信息,既提升了村容村貌,又为农村增产增收、健康生活提供了助力。在吉林省荣发农业有限公司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了宽城区首家乡村科普e站,除每年开展10余场农民技能培训外,还开展了几十场青少年科普体验活动,每年累计受众人数2万余人。
2022年荣发青少年科普体验活动。(资料图片)
增强科普服务力量 分层次打造科普服务队伍
为分层次打造科普服务队伍,宽城区建立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注册基层科普信息员1万余人,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各类科普资料,并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助推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
为增强科普服务力量,宽城区成立长春市宽城区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积极吸纳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加入科技志愿队伍,现有科普志愿者600余人。围绕科普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广大科普志愿者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使科技志愿服务走进街镇、走进学校,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022年流动科技馆走进农安南街社区活动。(资料图片)
此外,宽城区还聘请了中西医专科主治医师、科技教师、农业专家、家政服务高级技师、金融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不同领域工作者,组建宽城区“科普讲师团”,定期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科普宣讲活动,累计举办权威、高端的科普讲座89场。2020年以来,宽城区每年举办线上科普直播大讲堂活动,直播内容以青少年科普、居民养生、慢性病防治、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新冠肺炎防控指南等为主,近三年共提供云直播课70节,累计收看达10万余人次。
2020年科普云服务直播大讲堂《秋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资料图片)
创新科普活动载体 科普工作实效与活跃度同步提升
面对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趋势,宽城区不断思考如何创新工作方法。
通过实践,宽城区探索出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开展形式多样的“互联网+科普活动”的“指尖科普”模式,创新科普活动载体,促进科普工作实效与活跃度同步提升。
2017年,宽城区建设了“科普宽城”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科普文章,同时依托二级平台开展每年的全国科普日网络活动;2017年以来,宽城区科协牵头先后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各街道社区等联合开展“科普小达人”评选活动、“原创科普歌曲唱演评选活动”、留住历史韵味·传承城市文脉——科普宽城行等活动。
2019年科普原创歌曲唱演大赛录制现场。(资料图片)
2020年,宽城区建设了云端“VR科技馆”,公众登录“科普宽城”微信公众号点击“VR科技馆”,就能无障碍地游览宽城区科技馆,任意访问每个科普展品,累计参观学习人数已超过4万余人;2022年,宽城区开通了“宽城科普”抖音号,通过系列科普短视频的发布来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加科普知识的传播度,视频最高播放量已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