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题:“博物馆热”值得被珍视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

定闹钟抢票、多个设备同时抢票、不停刷新系统……这个暑假,不少观众为预约到博物馆门票,使出浑身解数。

如今,“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方式,博物馆发展活力不断释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与认同不断强化,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日趋深厚,对博物馆这一保护和传承文明的殿堂自然心向往之。

面对“博物馆热”带来的汹涌人潮,不少博物馆在暑假期间调整预约参观政策,采取分时段预约、动态投放门票、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预约名额等方式,进一步满足观众需求,让优质公共文化惠及更多百姓。同时打击“黄牛”抢票、囤票等行为,维护观众合法权益、维持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对“博物馆热”这一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需求应该珍视,也要以更加丰富的手段迎接这份热情,呵护这种向往。“博物馆热”不是一时半晌的热情,也不能局限于一馆一院的考量。面对观众,尤其是学生观众在暑假的参观热情,应看到如何把热度更长久地延续下去。“博物馆热”不只热在暑假,更要热在平时、热在校园。这既是丰富学校教育、优化教学方式的手段,也是引导观众错峰分流参观的有效办法。

把教学课堂搬到考古遗址、把美育教育嵌入展览参观,把博物馆搬进课堂,让文物在校园“活起来”,这些探索大大拓展了课堂的边界、学生的眼界。这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学校教育中,一些文史类课程和课后服务内容可以灵活安排到博物馆进行,博物馆的资源也应尝试与学校课程体系、教材融合衔接,让博物馆走进学校,走到学生身边。

针对预约难问题主要出现在热门博物馆的情况,为公众参观博物馆提供更多选择也是应有之义。一方面,应鼓励更多中小博物馆、非热门优质博物馆走入人们视野,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让公共文化服务更为均等化、普惠化;另一方面,博物馆应继续探索智慧化手段赋能博物馆教育,开启云端展厅、展出数字藏品、打造线上沉浸式游览体验……让馆藏文物走向观众身边。

博物馆正引领新的文化趋势。珍视文化热情,正视文化需求,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才不辜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