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在加快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小津表示,空间生物安全是国家生物安全的有机组成,但目前我国在相关研究、应用转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2022年两会,他围绕充分利用太空资源加强空间生物研发创新,带来了发展建议。
空间生物安全是指人类开展近地空间科研和深空探测活动中的生物因素,对地球生态环境、外星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赵小津介绍,在开展空间生物安全研究,利用微重力、真空、辐射等空间特殊环境,验证空间生物安全技术的同时,相关研究成果也可对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研发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美国、欧洲、俄罗斯等曾利用航天飞机、空间站等大型空间设施开展3000余次空间实验,其中半数以上与生物及生物技术相关。比如利用微重力环境下蛋白质结晶纯度高、晶型好的特点开发药物,以及模拟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过程对药物效果进行测试等。这些研究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全面建成,能够为空间实验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科研平台,可保障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研究,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水平。”赵小津说,“届时也将进一步吸引国外优秀专家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对我国扩大空间领域的对外开放合作与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他表示,由于我国此前没有长期驻留外层空间的科研平台,缺乏系统开展空间生物实验的基础条件,导致空间生物实验水平还相对较低,对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的研究相对滞后,空间生物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与地面科研进度、实验需求脱节现象。
此外,目前我国面向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还不足,由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的产业链条尚未完全打通,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创新、产业化发展的外溢效果还不明显。
针对上述问题赵小津建议:在国家生物安全体系框架下成立空间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立足我国空间站运营和管理,开展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的整体规划和前瞻布局,统筹策划天地一体化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实验,促进相关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协同。
在北京等研发资源条件好的地区,依托具有空间生物技术研发基础的单位,设立空间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与政府、行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有机联动,共同开展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实验研究,着重突破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推动空间生物安全标准制定,引领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创新发展,增强国际话语权。
“我们还应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面向全球征集空间生物实验项目。港澳同胞参与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热情,依托当地高校,设立空间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分中心,吸引国际优秀人才,不断提高我国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赵小津建议,同时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动空间生物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等相关产品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化开发。(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