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学科学老师。
(资料图片)
这节课,我和四年级学生一起分析第二单元测试题,师生交流愉快,课堂气氛融洽。快下课时,班级里有名的“淘气精”小黄突然向我“发难”:“老师,我对判断题的第2题答案有自己的想法。”
我马上找到这道判断题:“黄老师平静时每分钟大约呼吸14次,运动后有可能达到每分钟呼吸40次”。怎会有错?因为黄老师就是我,我对自己相当了解。但是,作为一名常常要求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好老师,我当然要鼓励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了。我微笑着示意他站起来说明。
“我认为这道题目是错的,虽然我们知道呼吸的频率与运动有关: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但是,您运动前每分钟呼吸才14次,运动后却达到40次左右。这个‘40次’,您有没有什么根据呢?”
“对啊,对啊,老师,您有什么证据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齐声“讨伐”我。
等他们静下来,我开始解释:“成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次数约为15次,而黄老师是成年人,所以每分钟呼吸14次是符合一个正常人健康标准的……”
“那么,运动后呢?您做过实验吗?您确定是40次左右吗?也可能是30次呢?”
“实验嘛,老师倒是没有做过,不过,根据我的经验……”
“那就是说您没有经过实验呀?那我们需要一个确切的数据。”这帮小家伙兴奋起来,“我们需要证据!”
“证据?怎么给你?根据黄老师的经验,我估计自己运动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可能会达到40次的”。我有点心虚,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性,我还在“垂死挣扎”。
“这是估计!是猜测!我们需要证据!”小家伙们还真是不依不饶了。
“老师,您可以做实验啊,到操场上跑5圈!”一个孩子调皮地喊起来,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老师,跑5圈!老师,跑5圈!”
这可难为死我了,这简直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外面正下着毛毛细雨,而且,我们学校场地很小,快放学了,门外还有好多等着接孩子的家长。
“外面下雨呢,下次测吧?”我开始耍赖,希望小朋友们能看在下雨的份上,放我一马。
“我们可以陪您呀。”“外面才一点点雨!”“老师,您怕证实自己错了而感到难为情吧!”……看来这帮小家伙是铁了心要我“出丑”了,我只好给自己鼓劲:不就才5圈嘛?有什么好怕的!再说,自己天天要求学生注重对证据的收集,轮到学生向自己要证据时就回避,以后怎么给他们当老师?
于是,一个30多岁的体重80多千克的科学老师,在一群孩子加油的呐喊声中,在飘飘洒洒的毛毛细雨里,在门口一大群等着接孩子的家长好奇目光的注视下,奋力向前疾跑……
5圈总算跑完了!我刚停下来,班长就把小手放在我鼻尖下,开始测量我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望着孩子们一双双瞪大的眼睛,焦急地等待结果的表情,我在那一刹被深深地震撼了: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们哪里是想看老师出丑!从他们的眼睛里,我分明看到了他们一颗颗追寻科学真知的心灵呵!
测试的结果是我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达到了38次,符合“运动后有可能达到40次”的描述。对于这个结果,孩子们兴高采烈,因为他们通过测试得到了证据:黄老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有可能达到40次。
我希望,我由衷地希望,以后在我所上的每一堂课上,都能听到这响亮的声音:“老师,我们需要证据!”
(作者系浙江省瑞安市虹桥路小学科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