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记者今天从市气象局获悉,为迎接世界气象日的到来,申城开展了覆盖青少年全年龄段的气象科普活动。
从线上到线下,从气象科普进社区到进学校,从科普公开课到沉浸式体验,青少年气象科普活动陆续登场……“一百多年前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在上海气象博物馆,科普营的小学员们提出各种关于气象知识的问题。“关注天气、气候和水,就是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永续发展……”在明强小学,气象首席服务官为学生带去防灾减灾气象科普公开课。“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境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在党群服务中心,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本科生在社区为小学生及家长解读气候与健康的关系。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市气象部门通过市区两级的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一方面,邀请幼儿及青少年走进上海智慧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和气象博物馆,开展气象科普营和科普研学等活动,以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感知天气气候的重要性,提升青少年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气象科普走向社会,打造“气象科普最后一公里”模式。来自气象部门的专家、高校的老师以及学生将陆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走进小学、中学和社区,开展一系列气象科普专题讲座和公开课,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带领学生和亲子家庭了解天气、气候、水等的相互作用,在科普气象知识的同时,呼吁关注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保护,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此外,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气象科普绘画作品和气象科普知识科普微视频的线上活动同步启动,为青少年搭建起探索气象科学的数字舞台,用气象热情点燃科学梦想。在浦东,“智慧气象·浦东嘉年华”暨2023“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即将登场,为气象科普助力青少年科学探索提供广阔空间;在宝山,首个“气象科普职业体验” 在线研学课程发布在即,该活动将职业体验与气象科普有效结合,供全区学校预约。在闵行,“七宝二中校园气象站”正式揭牌,区气象部门将与七宝二中打造“校园气象科普基地”共建“新模式”。
据介绍,市气象部门以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为着力点,举行了一系列气象科普营、科普画展、气象科普职业体验、科普研学和科普公开课等针对性强、有吸引力的气象科普系列活动,覆盖幼儿、小学、中学不同成长阶段,以增进青少年对天气、气候、水的认识,鼓励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
作者:张天弛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