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信息传递的速度会变得更快、效率更高。未来,农业要从数字农业发展到真正的智慧农业,通过更高效的技术,不仅替代体力劳动,甚至还将替代脑力劳动。
由于我国传统农业长期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导致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流转的不流畅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阻碍了智慧农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增加农民就业渠道,让更多农民进入二三产业。流转的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从生产性、商品性、营利性和组织性方面看,由于技术装备成本高、市场不成熟、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等原因,智慧农业尚未真正实现产业化。专业人才和农业规模化生产不足,是目前国内农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障碍。智慧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高科技水平,需要科研人才创造。
智慧农业是将农业物联网技能运用到农业生产管理上,运用传感器、智能感知设备等硬件,配合物联网管理软件通过移动渠道,或者电脑渠道对农业生产进行操控,令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当前对智慧农业的应用多集中在生产管理端,距离广义上讲的智慧农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比如农业电子商务、食物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行、农业信息服务等,任重而道远。
智慧农业现在正处于市场教育及技术攻坚阶段,商业机构与科研机构、高校等机构,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根据北京理工大学胡瑞法教授团队发布的论文(《智慧农业(中英文)》2022年第4期),从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科技革命的概念与满足条件,提出并分析了内生及外生农业颠覆性技术及其差异,特别是提出了跨界技术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外生影响。
分析了作为跨界技术的集大成者,也就是智慧农业技术的特点,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的替代,以及智慧农业与农村经济转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国内智慧农业起步晚,发展落后于国外的现状,提出了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关键颠覆性核心技术研发、改革现有的农业高等教育体系、推动跨界技术的农业产业化研发,以及在高标准农田及规模化养殖场实施智慧农业生产等。
我国智慧农业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大多属于试点示范,大规模商业化使用还需求时刻,但科学技术的开展,将为农民和农企提供智慧农业所需求的基础设施,运用到物联网系统中,对农业活动进行跟踪、监测、收集和剖析,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