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中国正兴起一股科普视频创作热,一批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人尝试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流量偏爱科普,让人们在追剧般的轻松氛围中点燃科学热情,提高科学素养。今年34岁的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便是其中一员。

张辰亮:因为从小喜欢科普文章,我读研究生期间就给一些杂志投稿,以后也想从事科普行业。当时,不少人在网络上做科普,我也在网上发表了一些科普文章。后来到《博物》杂志后,就管理它的官方微博,跟网友进行问答式的科普。我从2019年开始尝试做视频,现在基本以做视频为主,感觉视频的传播力、影响力,还有大家喜欢的程度都远大于以前的图文科普。现在大家都喜欢刷视频,你不占领阵地,那些谣言、伪科学、不严谨的内容就占领了。


(资料图片)

在社交媒体做科普后我发现,之前的很多经验都用不上,而且你是一下子被推到非常火热的战场上去了。我发一条微博,底下马上就有评论和转发,转发量多、转发量少,你会得到及时的反馈。我的一个优势在于一直跟大家保持密切沟通,知道大家想了解什么,这样我所科普的东西就跟需求不脱节。后来到视频平台,我延续了这一优势。

有人拍到千奇百怪的生物,或者说到一些自然现象,我一看它们在网上引起热议了,几万的评论,几千万的播放量,证明大家兴趣浓厚。但如果这时点开评论,常常发现里面基本没有说对的。我觉得大家这么高昂的热情都浪费在瞎扯上,其实是我们的缺位,那我就加入进去。这可以叫蹭热门,但这热门蹭得要让大家有收获,让自己也产出有意思的作品。

我的《网络热门生物鉴定》通过解答问题的方式,给大家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多种趣味点汇合的一个视频类型。现在很多科普博主都在模仿我的这个风格,把科普博主的兴致吊起来了,让大家知道可以这么拍。这种风气起来了,对于芜杂的科普账号而言,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筛选。

2022年6月28日,张辰亮在海南昌江霸王岭观察昆虫。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在张辰亮看来,一些纪录片画面精美,但内容比较空,偏离了受众需求。究其缘由,可能是外行涉足某一领域,导演、摄影师甚至整个剧组都不太懂。张辰亮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以及跟受众交互的经验,比较了解受众想看什么,所以就想花时间、花精力去拍一些纪录片。

张辰亮:中国那么大,几乎每一种生物环境都有,还有这么多特有的动物,但咱们发掘不够。相比大熊猫、金丝猴等明星物种,我更愿意聚焦那些尚未引人注意的物种,我告诉受众为什么这个东西有意思,我说完之后,它要是能成为明星物种,这个才叫咱们的本事。我想把功力放在发掘小东西的亮点上,让它闪闪发光,或者把一些理念具象化。

之前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我就想,“地大物博”,都是这么说中国的,但怎么给人直观的体会和有趣的玩味?后来我就拍摄一条溪流上丰富的特有物种,而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自然而然地展示出“地大物博”。我是比较喜欢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这样大家看着不累,但看完之后恍然大悟,确实能上升到某个思想层面上去。

拍视频以来,尤其是拍这种纪录片,我感觉工作量还挺大。出来之前就要写好脚本,不能像赶海视频之类的,逮着什么讲什么,你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精力,你得出作品。所以前期我们要规划一个非常好的脚本,脚本需要一条线贯穿始终,通过主线把各种物种串起来。每天的拍摄其实挺累的,一个镜头大家看就说了两句话,我们可能拍了有半个小时。我们已经在海南拍了4个片子,还要拍第5个,都是围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我们要做到每次拍的片子都跟前面的不一样,拍的物种不一样,每次的思路也不一样。中国这些热点地区经得住你这么拍,因为东西太多了,可说的太多了。

2022年6月29日,张辰亮(左4)在海南昌江霸王岭拍摄科普视频。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对张辰亮而言,孩子其实是他更在意的一个受众群体。他最开心的是,一些孩子看视频后想当科学家或从事科普工作。他想继续做一些润物无声的科普,让人们看了后确实能学到东西。

张辰亮:很多小朋友看完后真往心里记,甚至有家长跟我反馈,看我的视频都成给孩子的一种奖励了。他们经常跟孩子说,你赶紧写完作业,就让你看小亮的视频。小孩子看完视频出去说,这个小亮讲过,那个小亮说过,又会买好多书继续学习。所以,这些孩子是我很看重的受众。

现在做短视频科普的人已经很多了,我觉得不差我一个,所以想做个还没人做的领域。目前正尝试去拍一些性价比较高的纪录片。我们的器材可能简单一些,但我们要把中国故事讲好,让国人看了感触深,而且愿意帮我们传播。我们会尽量用网络上大家喜欢的方式去讲去拍,还跟以前一样,但视频会更有品质。我觉得这是一个蓝海,也希望更多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能加入进来。

*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11期内容

半月谈记者:王军锋 / 编辑:尤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