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的羊肚菌生产基地,800余亩羊肚菌经过一个冬季的孕育,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江苏大学毕业生刘欢欢和菌农迎来春日首个“丰收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过‘羊肚菌+桑蚕’轮作、‘羊肚菌+大蒜’套种,我们每亩地一年可以增收近2万元。”返乡创业6年来,刘欢欢探索出羊肚菌“南菌北种”种植方法,实现研产销一体化,带动家乡180多户农户致富,产值达千万元。
“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我们要培养一批‘新农人’,让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介绍,江苏大学作为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已为国家输送近9万名农机人才和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机龙头企业管理者,涉农行业就业和升学的毕业生从2012年的547名跃升至2022年的1868名。
在江苏新港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标准现代温室,江苏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杜闻韬感叹:“原来书本上的智能温室控制、智能灌溉系统这么实用!”得益于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农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神奇与魅力。
“现代农业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学科交叉融合,离不开既懂得农业相关知识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农业人才。”袁寿其表示,学校深入推进“新农科”“新工科”融合建设,积极构建优质学科生态,大力推进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
全程自主规划航径、遍历喷洒田间作物,作业结束后自动返航……在江苏大学跃然创客工作室,大学生创客已经把直线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更新升级到了第五代。
续航能力和载重量一直是植保无人机的瓶颈问题,团队提出“一字型”直线布局。“这是个结构颠覆性创新,关键要解决无人机姿态控制问题。”在团队负责人沈跃的指导下,第五代直线型植保飞行器机动灵活,大幅提升单次喷洒作业面积,有效提高药液喷洒效率,增加药液沉降均匀性,正与企业洽谈产品化。团队成员也获得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多个大赛一等奖。
2022年3月至今,“低碾压智能化再生稻收获技术与装备”项目在“挑战杯”等国家级赛事中一年摘取“三金”。从2020年开始,江苏大学收获机械团队反复试验、持续优化,研制出高效、低损、智能化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作为核心部件的智能割台,可降低碾压率超40%,可将休眠芽损伤率降低至3%、休眠芽覆盖率降低至5%。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种地人的现代化,我们要把人才培养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把专业型、学术型人才放在农业技术研发一线,把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放在农业生产一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鲜活力。”袁寿其说。
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单毅君 吴奕
原标题:《江苏大学聚力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新农人”来了 乡亲们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