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少年离家出走、失踪甚至自杀的新闻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对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敏感,易怒,暴躁,特别需要关心和肯定。但令人痛心的是,许多悲剧发生前孩子们发出的种种信号,都没有被家长接收到。家长和老师需要在三个关键时期及时识别青少年的求助信号,看见孩子的脆弱,关注孩子的迷茫,聆听孩子的内心,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
新学期: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心理学调查显示,原本表现出色的孩子升入新学校新年级后,会出现不同的学业波动,如果单纯以考试排名来衡量一个人,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心理的问题会引发一些身体反应,比如,考试时拉肚子、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休息时难以入眠,但是这些预警往往被父母忽视,或者一味要求孩子“坚持一下”“适应就好了”。
(资料图)
新学期,如果看到孩子有不适应新环境的表现,家长一定要重视,允许孩子停下来休息、转换赛道、找到缓冲空间,让孩子看到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青春期:认识大脑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国10岁到25岁之间的青少年,在非疾病的死亡原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交通事故、溺亡和自杀。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大脑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丘脑会释放一系列特殊的激素,这是一个持续四五年的漫长过程。这个时期,他们会很重视社交和人际关系,但是我国很多家长更看重分数,轻视甚至阻止青春期的社交,会给青少年造成很大的痛苦。
因为理性大脑的部分尚未发育成熟,青春期的孩子会感受到更大的情绪波动、恐惧和压力,同时应对压力、控制情绪的能力要比成人弱很多。2020年,武汉14岁的初三男孩,从5楼的教室窗口一跃而下。事发之前,其母亲当着同学的面打了他耳光。看似冲动的轻生行为,其实是大人不理解孩子的青春期发育特点而导致的悲剧。
倾诉时:允许表达负面情绪
家长漠视孩子发出的信号,往往基于偏见认识:孩童的世界应该是快乐的,孩子没有生存的问题、没有挣钱的压力,有什么痛苦呢?不快乐是因为孩子性格不好或者心理太脆弱。事实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是24.6%,其中重度抑郁是7.4%。
还有一些成年人认为,孩子的负面情绪没必要表达。统计显示,90%青少年自杀之前父母完全没有看出征兆。正是父母对孩子负面情绪流露的否定和批评,阻断了孩子跟父母交流的渠道。
研究表明,家长如果能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讨论负面情绪,并不会导致负面情绪的增加,反而能够直面焦虑、抑郁和绝望,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孩子,不要觉得孩子的烦恼无足轻重,不要认为有心理疾病是羞耻的。如遇到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陪伴孩子走过心灵的风雨,共同迎接人生的彩虹。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