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州建基因库、培育小种群、重点监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群花头鹦鹉在空中翱翔 孙冬军摄

前不久,有媒体摄影师在云南省德宏州拍摄到大批花头鹦鹉同框的场景。

“根据拍摄到的影像,能确定花头鹦鹉的数量超过100只。”我国著名鸟类学家、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刘阳表示,此次拍摄到数量如此之多的花头鹦鹉,打破了国内的观测纪录。

花头鹦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不过,近百年的时间里它在这些区域都不见踪迹,学术界甚至一度认为它在国内已经消失。直至2015年4月,有生态摄影师在德宏州盈江县平原镇观测到7只该物种,并拍摄到其野外繁殖行为后,花头鹦鹉才再次被证实在我国境内有分布。

德宏州素有“中国亚马逊”“中国鹦鹉湾”等美誉。德宏州林草局局长杨正华介绍,全州记录有高等植物6053种、脊椎动物1000种,其中鸟类有720余种,占全国的50%左右,在中国分布的5种犀鸟只有在德宏州才能全部见到。

据悉,德宏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宏州坚定地扛起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推进动植物监测和保护工作

杨正华表示,这些年,德宏州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推进野生动植物监测和保护工作。

在保护和研究的进程中,德宏州相关部门着手重点物种监测,成功回收保护区“秘境之眼”红外相机照片及视频22万余份,通过这些资料共监测到79种野生动物,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2022年,有关部门还首次拍摄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的“极危”物种马来穿山甲的野外活体影像,确证了我国有马来穿山甲的自然分布。

“多年来,我们还积极开展珍贵树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收集培育等工作。”杨正华介绍,目前,全州建成国家优质树种种质资源库、国家石斛种质资源库,共收集珍贵树种105种,收集石斛品种150多种。已培育储备珍贵树种优质苗木100万余株,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苗木3万余株。建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小区7个,建成国家基因库云南分库瑞丽分中心,培育极小种群野生植物2万余株、珍稀植物20万余株,12个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植物得到全面保护。

“念好‘管理经’,当好野生动植物的‘监护人’,是我们坚守的初心。”杨正华说。

生态致富路越走越宽

隶属于德宏州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委会的石梯村,是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之一。这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据记录,石梯村分布着犀鸟、红腿小隼、灰孔雀雉和篦齿苏铁、滇藏榄等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4种,是全国村一级生物多样性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17年以来,当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观鸟旅游产业,依托丰富的鸟类资源,采取“政府+协会+合作社”的模式,建设观鸟特色村寨、规范鸟类监测点、规定生态休养期,举办“国际观鸟节”。在政府号召下,石梯村设立了40多个鸟类监测点,每年接待观鸟游客3万余人次,不仅让游客大饱眼福,还让当地群众在观鸟产业中尝足了甜头。

“每个监测点年平均收入3.6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如今的8000多元!”村民蔡伍说,他自己买了两辆新车用于观鸟点运营,实现了由“贫困户”向“鸟导游”的蜕变。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石梯村的蜕变只是德宏州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的缩影。云南盈江国家湿地公园、孔雀湖生态旅游区……德宏州用742.86万亩的天然林、公益林和199万亩的自然保护地,构建出了一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护城河”,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致富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