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雯蕙 科普时报记者 刘传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王虹和戴辑团队,近日揭示下丘脑视前区(POA)在灵长类动物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灵长类对抗失温的体温保护机制,为潜在的临床转化和航天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支撑。
审稿人在该研究的评价中指出,该研究对于我们理解非人灵长类和人类的体温调节将产生深远影响。期刊编辑认为,这项研究为迈向人类休眠跨出重要一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冬眠是一些物种为了适应极端生存环境,趋同演化出的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冬眠与日间休眠的动物,通过抑制机体的代谢率,达到全身水平的低体温、低能量消耗,同时这个过程也伴随基因表达、解剖结构、生理参数的剧烈变化。在冬眠过程中,动物虽然停止进食、饮水等维系生存的必要行为,但是苏醒后能够继续生存,其肌肉也不会发生萎缩。有研究表明,休眠的动物对衰老和辐射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在动物界中,能自然休眠的动物并不多,灵长类动物只有狐猴能自然休眠。科学家希望破解自然休眠动物的奥秘,建立诱发休眠的技术,并在人体中实现休眠。
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进步,POA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前研究表明,在转基因小鼠脑内,特异性激活POA脑区神经元,可以促使小鼠在一两个小时内降低体温至28℃,并维持10余个小时低温状态。同时,该调控还促进小鼠增加散热,降低心率和活动量。这个现象与小鼠的自然休眠有类似之处。
如果特异性激活相同脑区,是否可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实现定时降低体温甚至休眠?
对此,利用化学遗传学工具,以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模型,王虹和戴辑团队展开神经调控体温研究,采用无线体温遥测、自主活动定量监测、生理生化测定,以及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研究动物体温调控的系统机制。王虹和戴辑团队发现,利用化学遗传技术精准升高猕猴POA脑区的一类在进化上保守的兴奋性神经元的活性,可以促进动物降低体温。
“我们发现,非人灵长类动物对体温的变化非常敏感,这与小鼠存在显著差异。当体温降低约0.5℃的时候,非人灵长类动物已经通过加速心率、肌肉颤栗、收缩外周血管等调节形式进行自主神经机制产热,以抵抗体温降低,同时还会大幅增加运动量,通过运动产热抵御体温降低。”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王虹分析说,由此可见,非人灵长类动物有着更强的御寒能力,其体温调节机制较小鼠更加精密复杂。
为进一步了解POA调控体温的脑网络机制,王虹和戴辑团队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方法评估了POA激活前后全脑水平的神经网络变化,发现化学遗传学刺激方法不仅激活了POA局部网络,也特异性激活了与温度、心率、内感相关的多个核团。通过功能连接分析等定量化方法,王虹和戴辑团队绘制了体温降低过程中全脑特异激活的神经网络。
此项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