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沈晚报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本正经做科普

却被人说像“超威蓝猫”;

报告会讲引力波

ppt上放《甄嬛传》的表情包;

学生发邮件申请上他的课

理由是“想听段子”

王一朋友圈

他叫王一,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理论物理和宇宙学研究,辽宁锦州人。

他有着华丽的履历,2005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还曾任剑桥大学的霍金高级学者。

2021年底,王一开启了一个新的身份——抖音知识创作者,名为@研究宇宙。他开始用短视频和直播做科普,用天然的播音腔给网友描述黑洞,讲解引力波,也谈薛定谔的猫……已吸引30余万粉丝。

王一播音腔演绎“十万个为什么”网友:一股超威蓝猫的味道

坚持直播间做互动

是输出也是输入 就是想拉近与科学的距离

除了发短视频,他还有个雷打不动的坚持——每周六晚在抖音直播三小时,期间粉丝现场提问,他现场解答。“跟粉丝连麦直播有点像过去电台接热线电话,你不知道谁会打来,也不知道他们会提什么样的问题。”之所以挤时间也要坚持做每周一次的直播,是因为他想把“一个未经修饰的科研人员”的样子呈现在大众面前,“直播间里的提问,我有的会,有的不会,但这不是关键,我想拉近科学和大家的距离,做一个每周都能跟大家聊聊天、见见面的科研人员。”

王一的抖音粉丝中,小到小学生,大到博士生,还有一些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家长,“有个小朋友很有意思,虽然我是物理老师,但他总是问我地理题。”对于和粉丝的直播互动,王一认为自己并非只是在输出,也有很多收获,“课堂上学生虽然可以提问,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师单向输出,而直播互动是双向的,我能第一时间知道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还有理解上的难点,这其实对于我的教学也很有帮助,而且直播里我需要即兴回答很多问题,对我来说也是很好的锻炼。”

粉丝们也会对王一的抖音内容提出建议。有粉丝对小说《三体》感兴趣,王一便开始在直播间里聊《三体》中的物理问题,目前已更新六讲。

跟很多科普博主相比,王一的抖音知识浓度会更高,这也提高了一些受众理解的门槛,对此,王一表示:“网络上专职做科普的人有很多,他们的视频比我的炫很多,也跟当下的热点话题结合得很好,所以能覆盖到更广的受众,但毕竟我的本职不是科普博主,而是教学和科研,所以我通常会选一些比较难讲的话题,大家都能讲的我就比较少涉猎了,跟大家有点差异,也算是丰富一下科普的生态。”

爱收集段子也爱学习

跟着小霸王学习机说明书学的编程

说起对老师的印象,王一的一位学生讲:“老师人很好,看着像个文人,其实很爱讲笑话,量子课上还会用自己的名字举例子,比如两个变量的乘积,他会说成 ‘王一’乘‘王二’之类的。”

白板上有彩蛋

在王一的朋友圈里,也能发现这种对于段子和冷笑话的热衷。

摘自王一朋友圈

王一说,自己上小学低年级时候,梦想是当一名相声演员,那时候很爱听姜昆的相声,自己还编过一本《笑话日记》,还会给同学们传着看。等到年级再高些,自己对物理和计算机的喜爱便显露了出来。

摘自王一朋友圈

“我接触到编程是因为家里的小霸王学习机,可能大部分人都使用它来打游戏吧,但我当时翻说明书,发现上面有教编程的内容,就跟着说明书学会了。后来上了初中,我拜托父母给我买电脑,多亏父母的支持,初中我得以尝试用自己的电脑编程,如果后来没学物理的话,我现在可能是一名程序员。”

而爱上物理,源于初中时读到的《爱因斯坦传》,王一说自己家里有很多书,无聊的时候,就会找书来看。“我父母其实管我并不多,会给我比较多的空间和时间,相较于‘言传’,他们更多的是‘身教’。”

王一的父亲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是一名铁路的工程师,母亲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我妈妈非常优秀,学校总安排她带高三,所以她很忙,管我的时间相应也就少一些,但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她让我从小就知道学习和认真工作很重要。我爸妈有时还在家比赛,比如谁解方程解得快,虽然我爸是学理工科,但还是我妈妈更快一些。”

教学是神圣的事

想做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老师

因为妈妈、姥爷、舅舅都是老师,所以在王一心里,教学一直是很神圣的事。“现在有的老师因为科研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忽视教学工作,但我还是尽量保证投入在教学上的时间。”当谈到对自己的期许时,王一说:“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对别人产生积极影响的老师,曾经有一个学生,只上过我一学期的课,但他后来遇到重要的人生选择找到我沟通,我觉得很欣慰,我很乐意帮助我的学生。”

王一与学生周思益@弦论世界(王一做短视频科普源于学生周思益的建议)

要兼顾教学和科研,王一留给自己的休闲时间并不多,“前几年空闲的时候,我会看看小说,玩玩摄影,但现在忙了,有时我会跟别人开玩笑讲,当我搞科研累了,我就去搞教学,教学累了就再去搞科研,因为这两件事都是我的兴趣,所以就互相作为调剂了,这点我还是挺幸运的。”

王一总是笑着,为人也很谦和,但他说自己也有庸人自扰的时候,“有时候就是烦,就不想工作,那个时候我会找来我的研究生,跟他们聊聊物理问题,包括去上课,通过跟学生接触,很多烦恼就渐渐忘记了,后来我跟很多朋友交流,他们也都有相似的感受。”

在抖音做科普后,王一在教研之外有了新的事儿要忙。他每天都跟大大小小、全国各地的网友互动,课堂从短视频到直播间,甚至也一度延伸到评论区,他觉得自己能影响更多人了,生活也“多少更有趣了一点”。

王一画薛定谔的猫

生活需要有留白

无聊其实很有用

说起为何从小就爱学习,除了父母的影响外,王一还说到了儿时的 “无聊”,“你想,但凡那时候有更多的娱乐方式,我也不会靠翻说明书解闷儿,也就不会用小霸王学编程了。所以我有时也跟学生说,还是要保持一点无聊的时间的,包括我自己搞科研的时候,会离网络远远的,不然很难集中的。”

如今,住在学校里的王一,也很注重时间的安排,他会把学术活动和教学工作集中安排在两天内进行,其余时间留给自己自由支配。“把忙的事、琐碎的工作集中在一些天,我才能有整段的自由时间去开脑洞,科研是需要很多时间酝酿和思考的,不是说你拿出来一下午,规定时间内就能想出来的,自由安排的那些天里,我可能躺在家里,或者出门溜达溜达,但脑筋会保持运转,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想法上的突破。”

就在前两天,王一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名为“你因宇宙而悲伤吗?”的短视频,里面他讲到有些人因为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悲哀,因为触及不到更远的星球而遗憾,但凡事都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宇宙的浩瀚,让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处困境的渺小;也正因为遥远的距离,让人类可以在没有外来生命的干扰下,安心地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

科学前沿的专业知识虽然离我们很远,但科普的存在让我们在接收更多知识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多面对生活的“思想武器”——生活迷茫时,可以想想宇宙;旅途困顿时,记得仰望星空。

记者 | 刘洋美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