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年初一开始,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震撼来袭,给科幻迷们带来了一场长达3小时的文化“大餐”。有人开玩笑说:“当年《流浪地球1》推开的国产科幻电影的大门,在被《上海堡垒》关上之后,再次被撞开了。”

而在笔者看来,2022年的《独行月球》其实就用科幻和喜剧融合的方式把这个大门打开了。按照中华传统建筑规制,《流浪地球2》已经将这个大门从“广亮大门”扩成“五间三启”的大门了。

我们从小就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老牛说水浅或松鼠说水深,对小马而言并没有多大价值,最终还是要小马自己来判断;还有“父子骑驴”的故事,父子俩无论骑与不骑或是谁骑,总有人会有不同意见。


(资料图片)

看电影的感受也是这样。从不同立场和视角总会形成不同的观点,经过自己实际体验后,才能形成最符合自己感受的看法。尤其是还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定要学会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不能人云亦云。

科幻电影要优先故事和画面

关于电影最多的讨论,集中在科学性方面。然而,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科幻是含“科”的文化艺术作品。

笔者常把人类文明粗糙地分成三大部分——科学、文化和艺术。其中,科学探索什么是“真”,文化决定什么是“善”,艺术追求什么是“美”。科幻既是三者的有机融合,也是三者的相互妥协。而且科幻作品本身首先是文艺作品而不是研究论文或学术报告,它的主要成分是文化和艺术,科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比如,《流浪地球1》为了表现出当时地球表面零下80摄氏度的寒冷环境,地面上的镜头差不多都是漫天风雪,观众也通过这种直观的画面感受到了寒冷。可非要讲“科学”的话,在全球冰封的情况下,大气水循环基本上没有了,天空哪里还有云?雪又从何处而来?“科学”的场景恐怕是万里无云、阳光明媚,那样的画面让观众如何产生“冷”的感受呢?会不会觉得晴空艳阳和全球冰封矛盾呢?当科学事实和故事、画面出现矛盾时,作为文艺作品的电影在不违背基本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还是要优先故事和画面的。

当然,也有科学事实和情节、画面“同频共振”的精彩案例。如《太空旅客》中女主角在游泳时突发重力消失,浮力随之消失,导致女主角受困于巨大水球内,后被男主角奋勇救出的片段,就是基于科学事实呈现的精彩画面。我们当然非常希望这样的影片多多益善,但很多时候却是可遇不可求。

科学浓度要适合观众口味

如果我们把文化艺术成分比作水,把科学成分比作酒精,那么一般文艺作品大约算是“软饮料”,而科幻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含酒精”,但并不等于含“纯酒精”。在笔者看来,科幻作品大多在格瓦斯(酒精含量0.5%以下)到醪糟(酒精含量0.5%-2%之间)的范围内。

像《流浪地球2》这样的硬核科幻作品,笔者觉得其酒精浓度已经达到啤酒甚至红酒的范围,“度数”已经很高,许多人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已经开始“看不懂”,再高恐怕多数人就“看不下去了”。

硬核科幻电影里那些大装置、大场面本质上其实是艺术而非科学,其作用是带给人们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如果能由此激发一些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就很好了。但如果对“科学”的要求太高,画面可能就没法看,情节恐怕也很难调动观众情绪,那电影还是电影吗?因此,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不能抱着上物理课、化学课的态度去看科幻电影,应学会辨证地看待电影情节和科学。

留给国产电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总体上看,国产科幻电影还是个成长中的“孩子”,还有许多需要补足的地方。但这个“孩子”已经一步步从不及格到及格,从60分进步到了80分,做“家长”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只要不是100分就连打带骂吗?还是看到并认可“孩子”的进步,支持和鼓励他继续努力进步?

前一种态度毁掉一个可造之才的可能性更大,而后一种态度才更有可能让“孩子”继续成长。有了我们一张张电影票的支持和肯定,国产科幻电影才有可能继续一步步走向卓越。

世间事多是半杯水,有人觉得“有半杯水”,有人觉得“空了一半”,心态与视角不同罢了。在笔者看来,《流浪地球2》至少已经是“多半杯水”了,大家不妨多给些支持。希望大家对待科幻电影就像对待自己家的孩子,要留给他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