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我国林地多,森林资源丰富,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草高质量发展,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碳汇能力。9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森林认证创新论坛上,来自林草业、环保、低碳等领域的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分别就开展森林认证实现绿色发展、开展森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森林认证与碳中和实践等热点话题,以及创新探索之路等典型案例,展开探讨交流。

会议现场。宋平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介绍说,森林认证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和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服务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品牌建设和引领绿色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产品市场准入的有效机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自2001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统一推行的森林认证制度,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森林认证体系。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永海表示,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是森林认证的行业主管部门,多年来,中国林科院积极支持和参与森林认证基础研究、体系构建、应用测试、宣传推广等重要工作,特别是对于构建完整的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实现国际互认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形势下,森林认证事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任务,成立森林认证创新联盟,将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森林认证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据了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认证创新联盟于当天在京成立,其将坚持开放、创新、共建、共享的原则,搭建协同发展服务平台,运用森林认证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制度优势,构建林产品精准溯源体系,探索和践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碳汇能力,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草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认证创新联盟理事长肖文发研究员介绍说,森林认证不仅是促进林草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工具,还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模式,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已有6项中国森林认证标准纳入国家《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为生态产品获得国家绿色债券金融支持提供了先决条件,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评价机制。

另外,森林认证是引领绿色消费的主要方式,正在悄然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