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员们展示校园绿植图片并加以介绍。
■广州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
■广州市顺兴石场有限公司。“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迎第53个“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为此开展了“践行可持续发展 我是地球小卫士”变废为宝手工艺品征集活动。
以征集活动为契机,近日,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的老师们开展线上研学活动和环保主题教育课,用实践鼓励孩子们以自身行动珍惜资源,热爱自然,争当保护地球小卫士。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广州在集约节约用地、绿色矿山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也颇有成效。
■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穗规资宣
关键词 宣传教育活动
“走进校园 同心绿植”线上研学
13日下午,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的曾倩仪老师组织三至六年级大、中队“云游”校园,由同心大队干部担任“同心绿植”讲解员,带领队员一起认识校园的绿植,并探讨如何保护绿植,保护生态环境。
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镜头下近距离观察校园中的各色植物,整条游览学习路线为:校道(九里香、大叶紫薇)→篮球场(葡萄树、细叶榄仁)→跑道(石栗、木麻黄)→图书馆(大叶榕)→小舞台(白兰树)→二楼小天台(凤凰木、白千层、木棉)→小操场(散尾葵、芒果树)。
讲解员们展示校园绿植图片并介绍着。他们从多方面带大家深入地了解,植物的产地、栽培地、花果期、外表特点、生长特性以及作用价值等。
丰富的植物美化了校园环境,那应该如何保护这些植物和生态环境呢?
少先队员们纷纷给出了答案:爱护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木,做到不践踏小草、不采摘花朵、不随意触碰树木;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如保持土壤干净、水分充足;践行环保,做到不乱扔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少用塑料、绿色出行等;做绿色环保的践行者、倡导者、宣传员和讲解员,通过绘画、摄影、拍视频、演讲等活动和优秀作品唤起他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呼吁人们一起参加到环保行动中,让绿色环保的种子播撒得更广、种得更深……
活动还邀请了专家给队员们介绍了被誉为广州“绿心”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自然环保之旅进入了尾声,爱绿、护绿、支持环保的这颗种子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经过本次线上自然研学活动,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校园中的各色植物,学习了植物生长的知识,而且进一步感受地球之美,在欣赏生态美中提升了保护环境和爱护地球的意识。
自然之旅过后,六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变废为宝 助力环保”的线上主题教育课。在前面课时学习和准备的基础上,这节课孙颖媚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变废为宝”的设计与制作,借助实践倡导孩子们以自身行动关注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
课堂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设计图,并以线上交谈、巧妙合作的方式制作创意作品,比如用废纸做“隐形战斗机”、用旧鞋盒做“篮球框”、用纸箱做抽纸收纳盒、利用科学知识制作塑料瓶水龙头等等。大家利用所学和现有材料制作出环保作品,这些兼顾需求和设计思想的作品美观又实用,帮助呼吁更多人参与环保。
关键词 集约节约用地
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3461.52公顷
近年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配置土地要素,分批分期集中供地,把控全市土地供应时序、节奏、结构和规模。2021年,全市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3461.52公顷,同比增长14%,供应计划执行率为136%,连续五年执行率超100%。采取弹性出让政策供应工业用地19宗,为企业节约初始用地成本4亿元。
同时,健全土地利用管理长效机制。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广州市工业用地产业监管工作指引》,指导各区将投资强度、产出效率等指标纳入《投入产出监管协议》,并将监管协议作为附件列入出让合同。修订并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通知》,对疫情持续期间因受疫情影响未履行合同义务的,不计入违约期,允许通过顺延合同履行期限,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制定印发《广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公开出让规则》,进一步优化网上出让流程。联合市住建局印发实施《广州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办理流程。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
已建成绿色矿山16家
根据省、市矿产资源规划,广州市全域为矿产资源限制开采区,其中中心城区、黄埔、番禺、南沙、增城为固体矿产禁止开采区。目前全市共有持证矿山21个,开采矿种主要为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石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地热、矿泉水和矿盐等。
广州自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实施以来,引导矿山企业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成效。
自2017年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分批创建绿色矿山,已建成绿色矿山16家,其中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山)、广州市顺兴石场有限公司、广州市银象石材有限公司4家矿山已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广州市顺兴石场有限公司已经入选首批“全国绿色高质量发展二十佳矿山”,顺兴石场生态修复项目已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名单。
今年3-4月,该局组织开展了绿色矿山“再回头看”实地核查,全市现有省级绿色矿山均符合相关标准条件,各绿色矿山企业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批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等要求,边开采边实施生态修复治理,保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全市绿色矿山持续稳定发展模式正逐渐稳固,绿色矿业发展理念正不断深入。下一步,广州将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确保2023年底前所有持证开采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
为2620名群众解除地质灾害威胁
据统计,2021年,广州市通过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和专业监测,完成3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核销155处,为2620名群众解除地质灾害威胁。2022年已制定年度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实施计划,对所有在册隐患点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有序推进消除和降低风险隐患威胁。
为防治地质灾害,广州做出建立健全调查评价体系、构建“人防+技防”监测体系等努力。
构建“普查+专项”调查评价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集中解决“隐患在哪里”“结构是什么”。普查方面,“十三五”以来广州市已完成11个区1:5万地质灾害详查,建立了地质灾害详查数据。专项方面,2017-2019年分三年完成了1:1万广州市地面沉降及岩溶地面塌陷调查评价及规划应对策略项目,按行政区编制了成果应用指南,指导各区开展地面沉降及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工作。
另外,构建“人防+技防”监测体系,提升防灾水平。广州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落实了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群测群防三级责任人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复查的“三查”制度,并在全市167处风险隐患点安装了1234套专业监测设备,构建群专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