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研学“厦门经验”走向全国,日前,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成员企业厦门科技馆公司中标青岛市科技馆运营项目,进一步推动厦门科普研学经验走向全国。


(资料图片)

本期家访,我们走进两位科普工作者家中——她们一位是关注青少年科普工作的科技馆管理者,一位是链接受众与科学的策划,她们不仅点亮一批批孩子的“科学梦”,也把科普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她们的孩子对科学充满了兴趣。

【关键词】

探索

敏锐地保护孩子们的求知欲探索欲

记者杨霞瑜(右一)采访蔡月松(右二)、艾存博(左一)及其儿子艾士承(左二)。

●出镜人物

蔡月松,41岁,厦门科技馆副总经理;丈夫艾存博,41岁,厦门科技馆机器人课程教师;儿子艾士承,小学一年级

●家庭地址:

思明区

虎溪社区

●心愿:

始终保有对世界的好奇与热情。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图/记者 张江毅)“你们猜猜我画的是什么桥?”“从结构上来看,这是三跨悬索桥,你画的是海沧大桥。”欢笑声不断地从蔡月松家里传出,原来是一家三口又在进行孩子喜欢的桥梁知识问答。夫妻俩一致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艾士承对于梁式桥、拱式桥、斜拉桥等不同结构的桥梁如数家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都是科普工作者。

蔡月松一边从客厅的书架上取出《中国桥》等与桥梁有关的书籍,一边介绍:“儿子3岁时就对桥梁特别感兴趣,我们除了通过绘本向他科普桥梁,也尽可能多陪他去实地看桥。”以厦漳大桥来说,蔡月松已记不清带着孩子自驾前往多少次,每次奔赴都仅仅是为了近距离感受斜拉桥的结构。

按照丈夫艾存博的话来说,科普工作者可以敏锐地保护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给予鼓励与引导。“是啊,特别是我和先生是同行,在自家孩子的科普教育方面更是默契十足。”蔡月松告诉记者,科技馆经常会推出不同的科普活动、展教活动等,儿子基本上也是“泡”在科技馆长大的。

2001年,蔡月松加入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厦门科技馆前身),成为一名科技馆辅导员。那时,科普宣讲活动还不多,她和同事就组织一支科普小分队,利用平时空闲时间进入各个学校开展科普活动。

多年的科普工作经验,令蔡月松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叫魏何的小学生,他因对科技馆的展品非常感兴趣,主动请缨当志愿者。“魏何虽然是馆里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不过,他的服务时间长达9年,是科技馆志愿服务年限最长的志愿者。”蔡月松说,得知魏何得益于科技特长,如今顺利考进清华大学后,更觉科普教育可通往无限可能。

“让科学更好玩,点亮孩子们的‘科学梦’,这是科技馆一直在做的事情。”对于蔡月松来说,二十多年来陪伴一批又一批孩子成长的同时,与科技馆一起不断探索公益事业市场化运作的特色经营模式,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作为团队的一员,蔡月松也从基层走向了管理岗位。她认为,压力和责任更大了,展览水平、专业领域探讨水平等要再上台阶,更需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保持创新。“在忙碌紧张的工作节奏里,很感谢家人的支持。”蔡月松话音刚落,一旁的艾存博说道:“都是‘战友’,彼此支撑、互相理解不是应该的嘛。”

这时,正在书桌上做磁铁实验的艾士承笑着说:“虽然我还是小学生,但是我每天也很忙呀!”家里又是一阵此起彼伏的欢笑声。

【关键词】

热爱

从科学到受众 我们要做两次“翻译”

记者罗子泓(左一)采访董凯琳(右二)、刘科尔(右一)及其儿子刘一然(左二)。

●出镜人物

董凯琳,32岁,厦门科技馆外联部策划;丈夫刘科尔,32岁,地产领域从业人员;儿子刘一然,2岁半

●家庭地址:

思明区会展路

●心愿:

通过科普人的努力,让科学更好玩、更有温度。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实习生 林家佳 图/记者 张江毅)翻出手机里的老照片,拿来儿子喜欢的科学绘本和玩具模型……家访当天,董凯琳和丈夫、儿子围坐在一起,将他们与科普的情缘娓娓道来。

“这是我十一岁时参观上海科技馆拍的照片。”董凯琳指着手机屏幕说。彼时,国内科普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论家庭出游还是学校活动,上海科技馆都是首选目的地,她也由此形成了对“科普”二字的初印象。

一年半前,董凯琳开始和厦门科技馆产生交集。因为成了“厦门媳妇”,她离开工作生活多年的上海,入职厦门科技馆从事展览活动策划、项目内容研发等工作。“她很热爱这份事业,每每谈起,眼里都有光。”刘科尔说。

董凯琳将自己比作桥梁——科研人员和广大受众之间存在语境、知识体系差异,受众可能看不懂、听不懂科学知识,因此,科普人要做的便是撕下科技馆“严肃”的刻板标签,用更艺术的表达,拉近科学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去年,董凯琳和同事驱车前往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学习,筹备虎年生肖展。在山林里,他们听科学家讲述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工作,感受他们对传播科学知识的执着与渴望。“提及华南虎的繁育与野化研究工作时,科学家们兴奋得好像在说自家孩子,他们的眼里有质朴和执着……”董凯琳说。

这次经历加深了董凯琳对科普的理解,科普人不应只传播科学知识,还要把科学的温度传递出去。“从科学到受众,我们要做两次‘翻译’。一是把艰涩专业的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二是把它们以展览、活动、演艺等形式传达出去。”董凯琳说,厦门科技馆的口号是“让科学更好玩”,她想在“好玩”的基础上赋予科普更多意义。

厦门科技馆今年暑期“上新”的《漠名奇妙·颠倒沙漠》展,就是董凯琳和同事们的一次新尝试。“打破传统静态展台形式,我们打造了全干旱、半干旱、绿洲等场景,让市民置身于真实的沙漠世界,把科学变成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东西。”董凯琳介绍。

刘科尔在一旁听得很专注,就像平时听妻子描述新策划时那样。“他是我的‘第一听众’。展览主题吸不吸引人,科普文案能不能看懂,他都会站在普通市民的角度给我建议。”董凯琳笑着说。刘科尔乐在其中,他对妻子策划过的展览如数家珍,“我不仅是‘第一听众’,还每次都会去现场看展!这些有意思的科普展览,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采访间隙,儿子刘一然一会儿在走廊发出“啊”的声音,一会儿跑到董凯琳跟前和她分享新发现——回声。“你在哪儿发现的回声?快去找找哪儿还有。”听到妈妈的鼓励,一然开心地跑开,继续“啊”去了。董凯琳的目光追随着儿子,“科普的根本,是让大家对世界充满好奇。我们会尽力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会努力把科技馆打造成激发人们科学兴趣的地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