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未成年人的各器官系统结构、功能尚不成熟、不完善,在用药过程中,大多数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与成人相差很大,对药物的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加上药物剂型、剂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未成年人比成人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且越是年幼,不良反应越严重。因此,高度关注未成年人用药的安全性问题,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
新生儿用药注意事项
新生儿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功能也未发育完善,多数酶系统不够健全,因此,必须确切掌握新生儿用药后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新生儿用药需警惕以下几方面问题。
(资料图片)
一、对药物敏感性强、易出现毒副反应:常见情况包括过量的水杨酸类药物可导致新生儿酸中毒,利尿剂导致其缺钠或缺钾,口服铁剂易引起呕吐,氯丙嗪易引起麻痹性肠梗阻,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易引起胰腺炎,氯霉素能产生灰婴综合征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新生儿中枢神经的刺激症状,如肌肉震颤甚至惊厥等。此外,由于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黏膜娇嫩,如大面积使用硼酸制剂可致全身中毒或死亡,新霉素软膏久用可引起肾损害,使用皮质激素软膏可引起中毒和影响生长发育。
二、引起核黄疸:新生儿因其生理或代谢特点本身就易产生黄疸,如再应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吲哚美辛、氯丙嗪、维生素K、水杨酸类、安钠咖、乙酰毛花苷、甲苯磺丁脲、氢氯噻嗪等,会因药物成分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进而引发核黄疸。
三、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及溶血反应:新生儿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致使亚铁血红蛋白易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又由于红细胞内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不足,不能使高铁血红蛋白充分还原逆转,以致在某些药物作用下易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能引起上述情况的药物主要包括碱式硝酸铋、磺胺类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非那西丁等。此外,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新生儿在应用抗疟药、磺胺药、呋喃类药、抗结核药、阿司匹林、四环素、青霉素及维生素K时均易引起溶血反应。
四、引发神经系统反应: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而直接作用于脆弱的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神经系统反应。如阿片类药物易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苯丙胺、氨茶碱、阿托品可引起昏迷及惊厥,糖皮质激素易引起手足抽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易引起听神经受损,呋喃妥因可引起前额部头痛及多发性神经根炎,维生素A可使脑脊液压力升高而使囟门饱满隆起等。
婴幼儿用药注意事项
婴幼儿生长迅速,组织器官的功能日趋完善,但其消化吸收功能仍不完善,易发生消化和营养紊乱。因此,应密切关注药物对婴幼儿发育的损害,遵守用药禁忌,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并遵医嘱定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一、部分药物应严格禁用:婴幼儿使用吗啡、哌替啶等药物,易引起呼吸抑制等中毒现象,应严格禁用。喹诺酮类药物会损害婴幼儿关节、软骨组织的发育,应避免服用。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可分别引起婴幼儿听神经损害、牙齿黄染、灰婴综合征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症,也应禁用。
二、部分药物使用需谨慎:服用氨茶碱可使婴幼儿兴奋,使用时应谨慎。婴幼儿气道较狭窄,呼吸道发生炎症时黏膜肿胀,易发生气道阻塞性呼吸困难,不宜选用可待因等中枢镇咳药,以防加重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婴幼儿腹泻时,不宜过早使用止泻药,以免肠毒素吸收加快而加重全身中毒;若发生便秘,不宜使用开塞露等导泻药,而以调整饮食为主,以免腹泻不止引起脱水。此外,婴幼儿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抑制骨骼生长,影响体格发育并引起难愈性骨质疏松,影响水、盐等物质代谢,增高血压和降低免疫力,因此应严加注意和控制用药时长。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的体格发育处于稳步增长阶段,虽然抗病能力有所增强,但仍易患某些疾病,也需谨慎用药。
例如,儿童易患细菌感染性疾病,如长期应用广谱强效抗菌药,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耐药菌形成和真菌的二重感染;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软骨发育;四环素能与钙络合沉积于骨和牙齿中,影响骨骼发育,导致牙齿染黄,并能使颅内压升高,智力下降;氯霉素易致造血功能障碍,应用该药物的患儿应勤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下降后应停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和急性肾衰竭,因此应严格按适应症用药,并避免联合应用两种以上抗菌药。
此外,阿司匹林会明显增加发生瑞氏综合征的机会,所以年龄低于16周岁的儿童不应使用;安乃近滴鼻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暴发性紫癜,儿童应谨慎使用;长期使用雄性激素,易导致儿童骨骺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导致男童性早熟、女童男性化,因此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滥用。(山东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