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你为世界杯熬夜了吗、一觉醒来还精神吗……这两天,“世界杯综合征”成为了网上的热门词,并冲上了热搜,一些地方甚至还开了“世界杯综合征”门诊。伴随着卡塔尔世界杯上冷门迭出,不少“世界杯综合征”门诊的接诊量也出现了大幅上升。
图片来源:东方IC所谓“世界杯综合征”,是指因部分球迷熬夜观看球赛、产生较大情绪起伏等,导致胃肠道、心血管、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突然增多的现象。“世界杯综合征”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像巴西有机构统计,世界杯期间心梗人数增加9%,而德国数据显示,世界杯期间心肌梗死人数增加了4%。
要预防“世界杯综合征”,除了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理性看球、合理观赛之外,更需要的是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像有的球迷在深夜看球,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炸鸡、烧烤,喝啤酒、可乐等,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甚至是急性胰腺炎等不良反应;还有的中老年人,原本就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半夜看球加上情绪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这段时间,在抖音等平台,“世界杯如何健康看球”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专业人士为球迷支招。
少些“世界杯综合征”,功夫还在世界杯之外,要在平时加强对于市民的健康科普。昨天,“2021年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在沪发布,这也是全国首个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而上海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全网曝光人次超过10亿,并诞生了一系列的金句,像“我们人不吃碳水,就像脑子进水!”等。
把复杂、深奥、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内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必须提高健康科普知识的质量。现在健康科普内容很多,甚至到了有点泛滥的程度,因而更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全力做好健康科普“主力军”,以科学的姿态“吐槽”,用专业的金句辟谣,将专业医学知识“翻译”成普通人听得懂的内容,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让健康科普的形式更生动、表达更有趣、传播更广泛,帮助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市民健康满意度和获得感。
方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