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迭代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场景取胜”已逐步成为现实。
“场景”即“情景”,是指基于移动终端、传感器、社交媒体、大数据、定位系统提供的应用技术以及由此营造的一种“在场感”,其本质是在特定情境下传播个性化,兼顾用户所处空间与时间、个人兴趣等全方位多重需求,并带来信息与服务适配的精准传播。
科学传播走入“场景传播”时代,呈现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多样内容丰富呈现、多维互动增强效果、多种服务满足需求的特质。在场景传播中,人、物、场进行了有效的连接,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传播信息,分享真实可见的体验,充分释放出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诉求,激发“场景”参与欲望。场景传播带来了信息展示的“温度”感,全面有效地提升了科学传播的针对性和价值感。
目前,短视频、视频直播及游戏等正成为科学“场景传播”最热门传播方式。以近年来最热门的航天科普为例,伴随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开讲,央视面向全球直播,微博、B站、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相继快速预热和跟进,“引爆”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同济大学物理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参与连线,详细科普太空物理课背后的科学原理,还专门设计了动量守恒趣味实验,对比不同重力条件下,同一原理的不同表现,为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航天员VLOG的相关话题中,“王亚平和西游记神仙撞发型”“航天员在太空拆快递”“太空出差三人组的花样吃播”等有趣的词条纷纷涌现,持续热搜;中国航天文创网店还上架了“太空信套装”,网友可以向太空寄信,信件通过电子化后可以送往空间站;首款航天科普手游《我的卫星》正式发布,航天迷可以扮演一位商用卫星公司的负责人,通过接取任务来自己拼装卫星、解锁卫星、研究和升级卫星,并选择卫星拍摄精美图片,体验穿越世界的感觉;航天员形象的玩具、服饰、项链及摆件已通过个大电商网站持续热卖……
诸如此类多样态、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和产品发布,让公众的接收信息更有现场感、参与感、代入感。在关键节点吸引广泛的社会注意力,引发围观现象。“天宫课堂”首课结束仅一天,“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在抖音就播放了1.1亿次,为受众带来一场科学传播的盛宴,缩短了普通人与航天事业之间看似高不可攀的距离。
场景传播时代,为科学传播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通过技术赋权,用户主动性增强,尤其是年轻受众,他们对科学信息的需求不再只是“知晓”,而是渴望“在场”参与,希望在基于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以及社交氛围构成的场景传播中进行“时空融合”的体验。科学传播也应顺应这一趋势,本着将受众置入“科学发生现场”的理念,将真实场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模拟再现,将科学的抽象转为更有深度的具象。
而今在全球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大型群体活动、会议和会展都受到限制,更是为科学传播的虚拟“场景化”提出了现实要求,随着场景传播在科学传播领域中的应用深化,受众将进入全新的体验时代,也许未来,它将完全改变人们获取体验和认知新事物的方式。
(作者系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