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官荣报道 3月29日,西山区海口新华中心学校部分师生,在溶洞里上了一堂“植物治疗”科普课,让学生眼界大开。
新华中心学校校园里,有天然溶洞等“硬件”。学校还建有生物多样性植物园、四季果园、兰花园等科普示范基地,校园内有车厘子、柿子、枇杷等近30种水果及上百种植物。在科普课上,老师会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实地认识各种植物的名称、生长特性等,还会在溶洞里上科普课。
“绿萝为什么在教室长不好,在溶洞里反而长得茂盛?”教师苏咏婷带着学生观察洞里的植物,并告诉学生因为绿萝喜阴,洞里空气潮湿、通风效果好、采光也不错,所以绿萝长势更好。
在这个高5米、面积约30平方米的天然溶洞里,还有凤尾蕨、一帆风顺等植物。苏咏婷结合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新华中心学校青少年科普活动除扎根校园外,还先后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学校附近的望远镜厂、轴承厂等工厂,通过走进工厂、车间,让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更深的认识,感受科技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科学工作室负责人马子建介绍,新华中心学校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传统学校。依托校内自然优势,学校大力开展生物科普项目,把特色科普种植及生物多样性知识充分融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