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在线上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获奖名单。
自贡富顺二中《苔藓的复苏》获得嫦娥七号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一等奖”;《探秘小行星上的漩涡规律》获得小行星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三等奖”,以及“中学最佳科普奖”。
学子看到老校门苔藓生出灵感
最终斩获国家航天局等部门科普活动大奖
“小科学家”们怎样在生活中发现这些科学创意的呢?
“说起来,还是孩子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和科学实验结合起来,最终获得了大奖。”学校负责人介绍,自启动“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任务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后,学校航天科普社团的孩子们看到富顺二中老校门上的苔藓,联想到它生命力顽强,还能快速复苏,光合作用能力强大,能改善土壤的先天优势,随即想到结合学校航天科普培训时介绍的“人类走出地球改造宇宙的太空探索”这一根本需求。
“通过反复摸索,灵感+常识+意识+科学知识,这些孩子创新提出了《苔藓的复苏》项目。”该负责人介绍,最终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设计,希翼能在月球进行苔藓复苏的生命科学实验,该实验结果有助于人类实现走出地球摇篮立足地外星球的梦想。
根据设想,在苔藓复苏等行为的人力干预下,地球不再是宇宙中唯一的绿色星球,许多原本死寂荒芜的地外星球,被改造成氤氲成雾、葱郁垂阴、生机勃勃的人类宜居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同家园,往来无甲衣”这一和谐美景,也有望成为未来浩瀚星空中地外星球的普遍现象。
看到流水联想到小行星上的漩涡
好奇心驱使学子做出科普设计方案
而《探秘小行星上的漩涡规律》,也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的。“学校航天科普社团的孩子们看到流水形成的漩涡,结合地理课堂上的地转偏向力内容,联想到小行星的运动情况与地球完全不一样。”
学校负责人介绍,他们很好奇在小行星上的旋涡会是什么样的有趣情况,好奇心驱动了他们开动脑筋、勇于探索。
最终,也是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设计,做出了这个科普价值极高的方案设计。“漩涡无处不在,浩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在旋转,通过该实验可确认所处小行星漩涡旋转方向情况,揭示小行星一定的运动属性与奥秘,有助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和理解。这个科普项目,最后获得了三等奖。”
培养出众多“科学少年”
自贡这所学校青少年航天科普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
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是由国家航天局、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拟在两次任务中留出部分资源,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征集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方案。
据了解,每个探测器活动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两个探测器活动共计有一二三等奖项24个。
自2020年以来,为普及航天知识,传播航天精神,富顺二中大力发展青少年航天素质教育,成绩显著。围绕“少年问天”主题,开展了选派教师参加航天科普培训,开发航天科普教育课程,聘请专家举办航天科普讲座,成立航天科普学生社团,开展项目式学习与探究等工作,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少年问天”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活动基地学校。在“太空探索实验”青少年教育项目中获奖9项;在“SPACE100未来英才培育计划”太空探索实验获奖6项;还辐射、引领、指导赵化中学、赵化小学开展航天科普教育。
在今年的“少年问天”航天科普活动中,三所学校上交作品2400余件,富顺二中60余件作品获得优秀奖,39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三所学校同时获得2021年“少年问天”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活动基地学校。
目前,学校在全国绿色学校、四川省环境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校等科技特色基础上,新增航天科普教育、气象教育等特色,新建富顺二中气象站,已申报“全国航天特色学校”评选等工作,富顺二中青少年航天科普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