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由江苏省农科院倾力打造的全国首个智慧葡萄科普馆开工仪式在南京举行。现场,三棵优良砧木被种在“池子”中,每棵砧木上将分别嫁接代表国际、国内、江苏生产上最好的葡萄品种进行展示。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确定了9个葡萄品种,国际品种树上将生长巨峰、夏黑、阳光玫瑰,国内品种树上将生长巨玫瑰、瑞都红玉、黄金蜜,江苏品种树上将生长由江苏省农科院自主培育的品种紫金早生、紫金红霞、紫金秋浓。

江苏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岗位专家、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孙洪武介绍说,一直以来,省农科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成立农业科普学科,今年按照先进理念打造沉浸式科普基地——智慧葡萄科普馆。利用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理念,把葡萄的生产、生活、消费紧密结合,服务江苏鲜食葡萄产业的发展。“目的就是既要服务生产,也要服务消费者,既服务市民也服务农民,既服务科研更服务大众。”

据悉,省农科院智慧葡萄科普馆建成后,将主要发挥科普、科研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信息时代,公众对知识的获取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急需新型场馆解决市民对休闲、学习体验的需求。省农科院智慧葡萄科普馆将发挥其科普作用,通过沉浸式、多维度体验满足人们的需求,让更多的人更早更好地了解葡萄,让葡萄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如通过文化墙、科普屏、展示柜、科普画轴、LED互动屏、沉浸式VR等形式,全方位展现关于葡萄科技史、特色品种、种植技术、文化历史、生产加工等科普内容。同时,将以场馆科普为样板开发标准化课程、文创周边、互动游戏等,实现多层次科普互动,满足不同人群科普需求,并以此为模板形成可推广科普模式。

长出一串好葡萄,需要好的品种、技术和模式,并不断地进行更新迭代。记者了解到,省农科院智慧葡萄科普馆整合了葡萄种植、科学传播、文化知识、科技政策等领域,将成为果树、资环、植保、经济、信息等专业所的交叉融合平台。省农科院果树所吴伟民研究员的葡萄创新团队主要负责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省农科院资环所所长马艳研究员团队主要负责对种植葡萄的土壤进行研究,制定最优异的施肥方案和技术;省农科农经所负责产消精准对接和技术经济研究;省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要负责科普传播;省农科院蔬菜所郑子松研究员团队主要负责对葡萄林下景观进行研究。多方合力,将种出不一样的葡萄。

另外,省农科院智慧葡萄科普馆将发挥其服务功能,让生产者来到葡萄馆能学到生产出好葡萄的知识、技术、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来到这里吃什么样的葡萄,葡萄应该怎么样吃,该如何选,成为葡萄产学精准对接的实验经济学场所。“比如现场的三个‘池子’,其所用的技术为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即让葡萄的根系长在一定的范围中,施用的肥料就不会外流,集中供应葡萄的生长。等到成熟季节,都能来品尝葡萄。”吴伟民说,通过将品种、技术、产品展示给生产者,让种植户在品种、技术更新方面得到帮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王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