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致癌”“金针菇含甲醛”“咀嚼能力强不易患老年痴呆”“负压病房会让患者呼吸困难”……不久前,《科技日报》刊登文章,对5月份流行的假科普真谣言逐一进行盘点,一个个谣言被脱去“科普”外衣,露出荒谬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科普?科普应该是把难理解但又有必要理解的东西简化,把专业的东西用大白话讲出来,让百姓便于理解。然而随着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大量“假科普”也趁机浑水摸鱼,在朋友圈或者亲戚群里广泛传播。每过一段时间,我们都会看到有专业机构和媒体出面辟谣。

这些“假科普”文章有的是通过“标题党”、编造歪曲虚假信息来博取关注度,意在分“流量经济”一杯羹;有的是为了兜售产品,刻意炮制一些耸人听闻的信息,然后话锋一转鼓吹自家产品功效。

科普之益,在于其真。健康“假科普”不仅传播虚假信息,还有可能对患者造成误导、延误治疗时机,危害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必须加大治理力度。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制作、发布和传播的健康科普信息还应经由相应领域的专家进行编写与审核,并符合有关要求;同时,宣传、网信、广电等部门将会同卫生健康、中医药等相关部门,引导各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主体加强对发布和传播健康科普知识信息的审核,及时删除虚假健康信息,防止误导群众。指导意见的出台,无疑是对于当下“假科普”泛滥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扶正”。但另一方面,要铲除“假科普”的生存土壤,还要大力“祛邪”。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重拳出击,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深挖“假科普”背后的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依法让其付出应有代价。

只有综合施治、“打防”结合,才能让“假科普”的炮制者收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