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让科普宣传“活”起来

成都市民代表调研科普基地民生实事项目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实习记者 李世芳) “我认为科普是全民的”“要重视科普网络化”“如果能搭建个科普资源平台就更好”……8月18日,15名成都市民代表走进拾野自然博物馆和浩海立方海洋馆调研科普基地民生实事项目,结合各自领域对科普宣传建言献策。

成都电视塔下,繁华的“成都339”商场里藏着一个“野生世界”。“这些动物标本都好逼真!”市民代表孙玉凤走进拾野自然博物馆时不禁发出感叹。

市民代表来到馆内幻趣厅,看到几位小朋友正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画画、制作纸蝴蝶来认识色彩和动物。工作人员介绍,拾野自然博物馆积极发挥教育宣传的职能,强调运用多样的互动体验方式,讲述自然界万千生物的奇妙生命故事。

随后,市民代表又前往双流区浩海立方海洋馆。馆内巨大的海洋观景窗中,包括鲸鲨在内的各类海洋生物吸引了市民代表驻足停留。

“看到这些动物,真的好治愈!也确实让我对海洋生物知识有了更多了解。”市民代表邓红表示。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邓红留意到每个展缸前专属二维码和展缸旁的导视屏可以让大家了解到相关生物知识,还专门设有鲨鱼洞模型区能够直观地展示鲨鱼体内结构特征。

据悉,2022年成都市科技局新建科普基地17家,超额完成市政府民生目标任务。如何将这些科普基地有效利用起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市民代表周雪在走访调研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学校是科普教育最大的主阵地,孩子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建议将科普基地形成一个总的资源地图,让咱们学校用好科普基地。”

“除了重视学校科普工作外,我认为科普也应该是全民的。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一个科普宣传的线上平台,让大家获得更系统、科学的知识。”市民代表刘惠军谈道。

结合市民代表的建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梳理所有社会资源形成标签化,尝试搭建科普宣传网络平台,持续推动科普工作形式与内涵创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