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湖漂海菜花,水游金线鲃,低头弄莲子,蚌中珠光华。”原来,滇池的“花—鱼—蚌”立体生态恢复模式是这样的。
“这两艘老木船展示了滇池文化,可以看到,与大理洱海偏圆的船头不同,滇池木船的船头更尖,具有流线型的船身。”原来,滇池船还藏着这样的秘密……
8月8日,都市时报“云上科普游 探秘母亲湖”直播活动,吸引了11.4万余人次共赴这场滇池科普盛宴。很多观看直播的网友都表示,这场云上科普活动让大家对滇池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希望这种有浓厚文化味道的科普活动更多一些。
随着全民文化、科学素养的提升,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层出不穷。我们注意到,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大大小小的科普活动都注意提升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突出科普活动的趣味性,就成了不二的选择。这当然没有错,如果缺少公众的普遍参与,科普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但同时,一味希望通过提升趣味性来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也往往会导致活动的浅薄化、娱乐化,看似热闹的同时,缺乏深度和延展。不少人参加过类似的活动之后,回忆起来,感觉像是“玩了一回”,对科普内容和文化背景的理解比较肤浅,也难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长见识”,一直热衷于带孩子参加各种公益性质的科普活动。由于公益性科普活动通常是在周末或假期举办,线下报名一直十分踊跃。但参加的次数多了,家长们又渐渐感到孩子很难从中真正学到什么,只是“玩得更有个性”而已。由于科普活动的对象一般是没有特殊指向性的公众,因此,一般情况下,科普内容的门槛都比较低,主要以让大家对要进行的科普内容有一个粗浅的理解即可。但就科普活动本身而言,还应该有一点点“小野心”——将这次活动办成一个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火种”,让受众能因为参加了这次活动而激发出对某个领域的探索热情,并能够长期坚持关注、学习下去。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科普活动中引入文化元素,就是必要的手段。从广义上看,科学知识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和背景,在人类文明丰厚的文化积淀中,有传说、有故事、有人物、有实物。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科学探索和认知过程,没有极限,但一定有脉络。
文化是理解科学的“另一扇窗”,厘清相应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对科普对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能从更丰富的维度审视科普内容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不同学科之间,看似泾渭分明,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的支撑、印证关系。
科普插上文化的翅膀,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让我们拭目以待。张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