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史 诗

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耕科普不遗余力,让科技志愿服务生根发芽;他们深挖特色,让科技志愿服务找到优势、找准定位;他们以科学家精神为底色,怀揣科普情怀沁润心灵。

3月1日,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科技志愿服务经验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多位科技志愿者分享了在志愿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方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社区,让群众有“医”靠

在逗哏和捧哏的精彩演绎中,人们记住了“危险、加重、加急” 是病患向急诊求助的标准。“达医晓护”科技志愿者团队表演的相声《急诊指南》不禁令人捧腹,还科普了急诊相关知识。

“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让科普变得真正贴近百姓。”“达医晓护”创始人、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王韬介绍,“医”笑解忧是“达医晓护”的相声板块,一年要在社区里演上几十回,在笑声中传播医学知识。

2016年4月,寓意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的“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成立,由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医学、传播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300位专家组成。

王韬介绍,在科普作品创作方面,“达医晓护”建有124个线上子刊,累计原创科普作品超3000部,涵盖视频、漫画、微电影;出版科普专著20余部,累计超过400万字。

借用“达医晓护”平台,医护人员创作的医学科普内容得以向大众传播。“我们在考虑对医学科普进行一些系统性的研究,让医学科普不再仅仅是活动或靠情怀做的事情,而是让其成为一个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同时也让医护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使得医学科普更加权威、规范。”王韬说。

在基地,特色科普寓教于乐

在成都北郊的茂林修竹中,生活着一群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里山峦含黛,碧水如镜,林涛阵阵。

漫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向波常常被这些“营业”的大熊猫吸引,有的抱着树枝慵懒休憩,有的朝饲养员“卖萌”。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管,向波一直在思考该如何面向公众开展以大熊猫为载体的科普教育志愿服务工作。

向波介绍,2015年9月,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成立。7年来,208名志愿者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根据前期调查,我们发现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参观,获取科学知识、参加游园体验的意愿加强。同时,熊猫基地也需要将科研成果进行科普化推广。”向波说。

科普志愿者主要从事科普讲解、科普活动辅助、场馆及园区服务、科普创作、科普表演,以及文字翻译、绘画设计等综合性科普服务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近10年来,团队共完成科普教育活动八大类3000余场次,出版科普图书9部,开发科普视频、影片8部,科普教育线上线下受众超3亿人次。

如果有一天,你走进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定要来“科学探秘馆”了解一下“熊猫的恋爱与婚配”“熊猫的遗传”“熊猫和它的伙伴们”……

在乡村,科技志愿结硕果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乡村小道,把实验室“搬”进农田,传授经验、答疑解惑,为广大村民打通科技路。

他们就是“科技小院”里的农技专家,这个由农业院校师生组成的科技志愿服务队,长期驻扎生产一线,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志愿服务。

“科技小院是一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创新模式,开辟了科技工作者与农民、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旨在打造农村科普、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农民培训及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华介绍,做好一个小院、带动一个产业、辐射农村一大片,对于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马铃薯生长,但品种退化、种植技术落后、技术推广艰难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张建华透露,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成立后,所繁育出的良种种薯、种苗,打造了标准的三级种薯繁育生产体系,建立了马铃薯生产、加工的产业体系,布拖县马铃薯新产业如愿起步,实现全县创造产能约5.1亿元。

“科技小院帮助老百姓增收的同时,也让当地人吃上了不发芽的土豆,老百姓的科学素养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张建华说,科技小院还将在当地马铃薯后续生产管理、收获、贮藏及销售等环节中提供全程陪伴式科技服务。

“‘小院’大门天天开,农事问诊很方便。” 如今,张建华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