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是白居易在(817年)游大林寺时所作。即作者任江州司马时,与友人于暮春四月到大林寺游玩,见这里桃花正盛开,而山下桃花早已凋落,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庐山有上、中、下大林寺。此诗所指为上大林寺,遗址在今天的花径公园内,为晋代名僧昙诜所建,故此地又称“白司马花径”。1928年,石工发掘出刻有“花径”二字的石碑,经考证,认为是白居易的手迹,建花径亭保存至今。
视觉中国供图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山下已是芳菲落尽的时候了,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想不到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春景── 一片盛开的桃花。一般人都以为春天走了再也没地方寻找, 却没料到春天却悄悄地转移到这里。这种意外和强烈的反差,令诗人产生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复杂感慨。从字面上,诗人在登山之前,以为春光已经逝去,不可能失而复得,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惊喜油然而生,这种现实与思维强烈对比使诗人感到宽慰,也多少有点无奈。由自然景色变化而引起的感慨,实际上反映出诗人悲凉而惆怅的情怀。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为什么呢?人类的生活大都是在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底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影响气温的因素很多,例如日照时间、空气密度、海拔高度、地形与地区结构、水面分布、植被程度等等。在对流层,通常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由于平原地区空气密度大,能吸收较多的热量。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就会下降0.6摄氏度,由于山地比平原高得多,它们之间就有一个高度差,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因高度变化而形成的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在海拔高的地方,春天来得迟些。因此,在山地中气候垂直变化,自下而上形成垂直气候带。位于赤道的高山,由山麓到山顶,气候带和植物带分布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布情况一样。
庐山地处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庐山山体呈椭圆形,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 ,面积约300平方千米 。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大林寺所在地在千米以上,因此大林寺的气温会比庐山脚下低6—7摄氏度。由于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诗人恰在此时光临大林寺,得以观看此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