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热播剧《人世间》,以周家三兄妹受老师、同学之托保存《唐诗三百首》等61本书展开,他们小心地将也许会成为“绝版”的书装进大木箱,又用一块防潮油布把书箱小心地包裹起来,然后藏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就是这个时不时被周家人提起的书箱,成为了光字片周家兄弟及其朋友后来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动力。爱读书的周家大哥和大姐,虽然一个到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上山下乡到了农村,但机会来临时,就凭着长期不懈读书学习的知识积累,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迎来了人生发展的新机遇,而且后劲十足。
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比如,虽然大家日子都很贫穷,但在周家常出现的情景是,爱心妈妈对看书学习的孩子说:“来,吃完饭,再学习。”而出现在另一家的情景却是,戾气妈妈愤然吼着坐在桌前准备吃饭的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就不知道学习!”想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手捧图书诵读的情景,而不是整日充斥在耳边的絮叨。
我们许多家庭,往往为孩子买书毫不犹豫,于是孩子的房间堆满了花花绿绿的书籍,即便是同一种图书买多次也在所不惜,而自己的“书房”却空空如也。现实生活中,有家长一边抱怨孩子不爱读书,一边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有一次,听朋友说她为4岁孩子报了个作文课外班,我着实愣了。这个年龄段,难道不应该是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和小伙伴投身户外、拥抱阳光、放声欢呼么?无法想象孩子要付出多大“耐心”才能收获老师的作文课讲解。
事实上,一个简捷的作文课普及方式是,在孩子不识字时,你有意在孩子面前看书,精彩之处便读出来,孩子是好奇的,久而久之,便对你手中的书有了兴趣。孩子识字后,你可以有意识地把适合的图书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比如书柜的最下层、沙发上或者玩具区。你也可以把书当作积木和孩子玩堆积木的游戏。相信在某一天,你会发现孩子在用书堆积木时,会突然停下来。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孩子是被无意中摊开的书页吸引住了……
望子成龙的家长,似乎生活中的一切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逼迫孩子早读、快读、多读,使得阅读成了一种片断化知识的填充。其实,阅读为的是能让你为某页的内容会心一笑,为了让你能够享受到阅读带来的那种诉诸心灵的惬意。于是,我们也就不难发现,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总能拔得头筹,想来这其中的阅读功不可没。
在老舍先生心中,一个理想的家庭中必有一间书房,书不在多,只要有张书桌,桌上有只装着热茶的杯子以及一个插着一两枝鲜花的小瓶,这样的书房,“要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这段话也已成为今天的至理名言,很多阅读者就是在“不求甚解”的一次又一次“会意”中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在那成堆的书籍中,你长期寻找的智慧,此时从每一页上闪亮——因为它已是你自己的光芒。”(《书籍的世界》赫尔曼·黑塞)
春天,坐在临窗的书桌前,手捧一杯清香四溢的香茶,看着窗外已经按捺不住春意纷纷出巢飞舞的鸟儿,享受着拂面的春风,替我轻轻翻开桌上的书页……这样的阅读时光,只要你想,便可以随时拥有。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协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