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尤安巨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一名1996年出生的设计师在出租屋内猝死,引发关注。而在2月23日下午,字节跳动在内网发声明确认了此前网传28岁员工猝死的消息。

年轻生命的接连逝去令人痛惜,也提醒大家,一些看似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因为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原因,也许离死亡并不遥远。那么猝死有哪些原因,有什么可以预防的方法呢?对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唐伦先。 

猝死有哪些原因

猝死分为心源性、肺源性、脑源性等几大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比最高,为80%左右。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罪魁祸首”是急性心肌梗死。当今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与我们常说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年轻化密切相关,这些疾病都有可能成为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少熬夜、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防止过度劳累,坚持定期体检,可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

此外,相对来说,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中重度心肌炎引起的猝死比例比中老年人更高。唐伦先讲述了一个令她感到非常惋惜的病例:一名高中生由于学习紧张,长期过度劳累,经常熬夜、缺乏睡眠,在流感季节因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未重视及时就医,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因此年轻人若患上急性心肌炎,应当注意休息,及时治疗。

肺源性猝死中,肺栓塞死亡率较高,而肺栓塞往往是急性发病,在普通体检中难以发现。保持一个体位久坐,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史,或有高血脂、高血压基础,都有可能导致肺栓塞。对于这类人群,唐伦先建议:“运动、饮食需要特别注意,也可以做凝血功能等检查,预判血栓风险;当有血栓形成时,需要及时口服抗凝药。”

脑源性猝死,又称神经源性猝死,主要诱因有先天性脑动脉血管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有些先天性脑动脉血管瘤可能没有症状,临床检出率比我们预想的高。”唐伦先建议,有相关家族病史的年轻人可以考虑通过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手段,看看脑血管情况。如果碰到剧烈后脖颈痛、头痛等症状,要警惕可能是血管瘤破裂。

记者梳理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发现,有不少人是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倒地。对此唐伦先提醒,运动应有度,不能过于剧烈,也不能几天久坐不动、忽然大量运动。出汗过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身体中水分不足,体液减少,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引发心脏骤停。

猝死有哪些信号

猝死有哪些信号?很可惜,大多情况下猝死没有任何先兆,仅仅在猝死前短促的几分钟内会出现濒死感,或者大量出汗、胸闷、呼吸困难、心跳快、全身无力等等症状。

对于类似症状,首先要保持警惕。在疲劳状态下,如果感到胸闷、胸痛,经休息几分钟仍缓解不了,最好就近到医院检查。如果发现患者已经昏迷倒地,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旁观者要尽快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有条件的情况下配合使用AED,对心源性猝死尤其是室颤病人很有效。同时记住拨打120,求助专业急救人员。

“一般心源性猝死的病人,耽误超过十分钟就很难救活。”唐伦先表示,第一时间的处理关乎性命。她接诊过一位在陆家嘴地铁站突然晕倒的年轻人,因现场群众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经120送至东方医院抢救后,成功挽回了生命。

生命既无比坚强,也十分脆弱。希望大家珍爱生命,量力而行,不再重演悲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