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顺利闭幕,冬奥会后续效应持续不断,各类冰雪运动成为市民追捧项目。时髦的冰雪运动如何安全又科学?上海市中医医院骨科专家团队根据市民实际所需,有的放矢列出一份骨科应急处理指南供运动爱好者参考。

不常锻炼的人适合冰雪运动么

运动需要根据自身年龄、身体状况、周围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例如,老年人不宜选择爆发力强的运动项目,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中等强度,有氧代谢多的运动项目。

体育锻炼讲究循序渐进,很多“冬奥迷”在运动初期就开始高强度、长时间体育运动,容易打破身体长期适应的代谢储备,更有可能超过肌肉、肌腱和骨骼的耐受阈值,极易出现运动损伤。

出现急性扭伤骨折如何应急处理

相比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冬季冰雪运动速度更快,身体平稳程度更差、跌落高度更高。无论是平时健身,还是冬季冰雪,一旦出现运动损伤,都需要正确损伤处理方法。受伤即刻处理得当,可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避免二次损伤,更能加快伤处的恢复,避免急性损伤发展为慢性损伤。骨折的应急处理原则是:处理伤口-简单固定-适当止痛-安全转运

以踝关节扭伤为代表的软组织扭伤:保守治疗的建议是遵循“POLICE”原则。

保护(Protect):使用护具保护踝关节。护具种类有很多,最理想的是充气式踝靴,可以很好地保护受伤踝关节。

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充分保护关节的前提下,适当负重行走,有利于扭伤的恢复。

冰敷(Ice):每2至3小时冰敷15至20分钟,伤后48小时内使用或者持续至肿胀缓解。

加压(Compression):尽早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注意不能绑得太紧,否则会影响患侧足部的血液供应。

抬高(Elevation):保持患侧足部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不管坐着还是躺着,以进一步缓解肿胀。

运动时出现脊柱损伤如何应急处理

针对清醒脊柱损伤患者的处理:

安抚伤者,不要乱动,不可随意搬动伤员,拨打急救电话。

可跪在伤员头后侧,急救者用肘部支撑在地面或膝盖以保持手臂稳定。扶住伤员头部两侧、手指分开、使耳朵不被捂住,以便伤者能听到说话;使头部稳定地固定在中间位置,头、颈和脊柱保持一条直线上。

将卷成筒状的毯子、毛巾或衣物放在伤员头颈两侧,保持头部在中间位置。不管时间有多长,在专业救援人员接手之前,保持患者颈椎稳定。

等待救援期间,请协助者记录观察伤者的生命特征——反应程度、呼吸、体温等。

针对失去反应脊柱损伤患者的处理:

颈椎固定方式同上。固定颈椎之时,不要随意移动胸椎、腰椎。

使用“推颌法”开放气道。将指尖置于颌角处,轻抬伤员下颌开放气道,注意不要使伤员颈部倾斜。

检查伤员呼吸,如有呼吸,继续固定头部,拨打急救电话或请他人帮忙。

如伤员没有呼吸(或仅喘息),进行心肺复苏术。

等待救援期间,记录观察伤者的生命特征——反应程度、呼吸、体温等。

运动损伤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吗

其实,运动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运动医学研究领域涵盖骨科、康复科、心血管、神经病学、生物力学等众多学科。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早期手术治疗能第一时间恢复解剖结构稳定,让患者早期投入训练,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满足患者高强度运动及负重活动的训练需要。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态的普通人来说,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更为重要。早期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至关重要。如早期需要手术却延误病情,可能会错过运动损伤最佳治疗时间,延误治疗造成慢性疼痛、活动受限。

不需要手术,绝不是不需要治疗,通过其他保守疗法(例如中医针推等一系列方法)促进患者伤处康复,也可取得不错效果。总而言之,面对手术与否,建议听取专业人员的建议,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和需求做出决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