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进行了心肺复苏示范和操作训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4日16时10分讯(记者 伊永军)为加大应急救护科普知识传播力度,提高社区中老年居民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今(24)日,“2022应急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在重庆西南大学南社区举行。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科协指导,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重庆市北碚区科学技术协会、天生街道西南大学南社区天生宣传卫士、北碚(人防)山城雪豹应急救援青年突击队联合开展。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视图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细致地向中老年居民讲授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必备常识、常见急症急救须知、常规心肺复苏方法、意外性伤口处理措施等,并当场进行了心肺复苏示范和操作训练。

活动现场进行了防火、灭火演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志愿者们采取理论讲述和实际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对徒手心肺复苏全过程——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呼救、清理口腔分泌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每一环节及各种手法等细节都进行了详细演示。此外,活动现场还进行了防火、灭火演练。

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心跳和呼吸骤停,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这也被称为“黄金抢救4分钟”;4-6分钟,脑部损伤不可逆转;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超过15分钟,基本上就“没救”了。而从拨打急救电话到急救车到达现场,一般需要10-15分钟。在医生到来前,“第一目击者”如能开展急救,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或减轻其伤残程度。

该负责人表示,在社区中,疾病、水灾、火灾、触电、煤气中毒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中老年人经常单独在家,学会自救和互救对他们非常重要。此次活动,不仅让中老年居民了解应急救护知识,掌握基本急救技能,进一步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还让社区中老年居民感受到了参加科普活动的益处,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科学知识普及的意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