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4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中国科协日前公布了《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重庆19家单位上榜。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国科协启动了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我市共有19家科普基础条件良好、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示范带头作用突出的单位通过认定,跻身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入选2021-2025年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记者注意到,此次重庆入选的单位有重庆科技馆等科普场馆,也有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科普教育基地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其中,重庆科技馆自2009年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展教服务质量,不断丰富科普内容,创新科普形式,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在科普教育方面,重庆科技馆开发了10余部科普剧,演出510场次。同时,针对中小学生等受众群体开发了21个趣味科学实验项目,展示1600余场次。此外,重庆科技馆还通过“流动科技馆”,让科学教育深入区县,先后在酉阳、云阳等32个区县累计开馆1800余天,接待观众超过190万人次。
作为一家以榨菜、水稻、胭脂萝卜等作物为研究对象的农业科研院所,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一直以“热爱农业、崇尚科学”为科普服务宗旨,热衷将科普教育活动搬进田野里。自2021年4月以来,该院开展了以“榨菜的一生”“香稻的一生”“胭脂萝卜的一生”“水果玉米的一生”“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幸福播种 快乐成长”等为主题的农业科普、农业实践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30余场次。同时,渝东南农科院还以职业农民培训为主举办科普活动,对种植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训,在生产的关键时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真正将科普知识推广到乡间地头。
“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强化社会协同,完善科普工作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普及的厚度决定着科技创新的高度,我市将要继坚持需求导向,努力实现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5%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