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医师周行涛。图源:中国网
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实习生 岳思雯
“大家都希望能有儿童近视的眼药水,最好是神乎其神的眼药水,但是最好的眼药水也许就是健康科普。”
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国家卫健委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2022年“最美医生”中的4位个人和1位团队代表出席,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医师周行涛就是其中之一。
在眼科领域工作了30多年,周行涛已帮助数以万计的近视患者成功脱镜。近年来,他感受到近视患者、近视手术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也越来越多,并且有低龄化、高度近视发展的趋势。周行涛认为,应当前置视力健康问题,将“防”的源头抓住。“孩子不能等到已经近视或者变成高度近视甚至并发症已经出现了,再去治。”
尽管工作繁忙,周行涛仍然抽出大量时间投入到公益和科普工作中。他表示,这是源于健康促进的内在需求。《医师法》规定了医生、医护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做好科普宣传、科普教育。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全力推进科普工作,以“防治结合”的原则,科学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发力推进,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综合防控工作已经推开。周行涛强调,眼科专家应当下沉,用专业性、科学性做好科普。“可以说健康科普是最好的防护“眼药水”。
周行涛认为针对孩子的近视科普要亲切友好,他成立了“近视小飞侠”科普志愿服务队,在上海已成为一个品牌。“大家小的时候,肯定喜欢武侠小说,中国人传统就是‘情谊无价、侠义英雄’,所以我们叫‘近视小飞侠’,很受他们的欢迎和好评。”
“小分队的成员开展了线上线下、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特别是和公益结合起来,这几年做的就是‘科普+公益’。”周行涛介绍,科普公益志愿小分队的志愿者充分利用自媒体、直播、漫画书等载体进行科普推广,“通过这些方法,让大家能够走心、走神。走心是让孩子自觉转化为行动,走神是告诫家长,不要进入一些误区。”
谈及预防近视,周行涛表示,应尽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尽早建立眼健康档案。只有这样,儿童近视的防控、成年人的近视矫治、中老年人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才可以做得更好。
“作为一名手术医生,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手术越做越好,但同时越做越少。”周行涛说,防住了源头,手术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