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俊慧 来源:IT时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学家该如何引领科技传播风尚,找准角色定位,助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并推动构建公众理解支持科技创新的话语体系和文化生态?8月20日,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在世界会客厅举行,这是上海科技节举办三十一周年来首次举办的科技传播会议,来自海内外的诺奖得主、科学家、科普红人,打开科学魔盒,共同探讨科技传播实践,分享科学家开展科技传播的经验与预见。这是一场科学家与公众的激情碰撞,是一次科学为彼此带来的心灵共振。
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从娃娃抓起
20世纪60~70年代,还是孩童的丁奎岭通过大喇叭听到了我国科学家攻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消息,这是他与化学的第一次会面,广播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在他心里播下了要去探索化学未知世界的种子。
如今,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丁奎岭,有一个绰号叫“大碗叔叔”,去年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中,捧着一大碗米饭点化男主角的教授,正是由他扮演。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坚信,要想做好科普教育,讲好科技创新的故事,内容、渠道、技术缺一不可。尤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融媒体正成为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兴趣的有效工具,“如果儿时故事发生在现在,在我心中播下种子的,不再仅仅是广播新闻,而是微博、直播、短视频,影响改变我的,也不再是相逢不相识的播音员,而是更多、更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丁奎岭认为,科技传统和科普教育的目的一样,都要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给社会大众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而只有创新传播的内容与方式,才能提升科学对公众的吸引力,形成科技创新、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相互衔接的正循环。
科学家和公众要产生共振
今年的主旨大会有两场特殊的演讲,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以全息影像的形式,出现在主讲台上。
这让现场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颇为兴奋。1999年中科院庆祝成立50周年时,PPT才刚开始出现,如今,即使远隔千里,演讲者却如在身边,作为一名科学家,科技的进步让汪品先的激情再次“炸裂”。
这种感觉有点像他看到“弹幕”,坐拥170多万B站粉丝,汪品先没想到新媒体能为科技传播带来如此巨大作用,“我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几十人听讲,我写的文章,可能有几千人看,但当网站上的弹幕一条条流过时,仿佛听到(上百万)观众的声音在回应。”汪品先认为,科学家原本是习惯坐“冷板凳”的,但通过互联网,科学家和公众的激情产生共振,而这种共振又激励更多的科学家投入到科技传播中。
“科普”要良币驱逐劣币卡尔·萨根曾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依赖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中,然而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些科学和技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生活中很多细小而微的变化,或许正是一次科技创新的结果,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日益浓厚。然而,科学的复杂性使科学理解的均一性很难实现,大众的科学认知程度并不尽如人意,“伪科学”仍有存在市场。“科普要打造一个好的生态,让良币驱逐劣币。”唐骋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便做起了专业的科普up主,他的账号“芳斯塔芙”被誉为传递知识最严谨的科普账号,如今在b站上已有261万粉丝,唐骋认为,科普就像经营一块农田,像“伪科学”这样的杂草靠手动拔是无法清除的,只有自己认认真真做科普,生产好的内容,才能让 “反智谣言”自己没了生存空间。
打造“海派科普”精彩纷呈的科学家演讲、风趣幽默的科普大v、观点碰撞的圆桌会议……首次举行的科技传播大会,让今日的北外滩“含科量”爆棚。黄浦江畔,科学家们对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拳拳之心,熠熠生辉。上海是中国工业科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西学东渐在中国的必经之地。从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到中国科学社落户上海,从青霉素量产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诞生,可以说,在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始终镌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里。长期以来,上海在科普工作协调机制、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科普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工作机制。今年3月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正式实施,上海科普事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上海要建立海派科普,要不走寻常路,要坚持创新!”在上午举行的主旨大会上,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指出,上海应该做科技传播的排头兵,将自已打造成一座“科学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