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曾经有过失眠、甚至是彻夜难眠的经历,这往往是在一次情感巨大冲击之后,经过调整就会恢复正常。

然而,在中国15-69岁的人群中,有超过1/3的人,即便是没有情感波动,也存在失眠的问题,且是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失眠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它是全球第二大普遍的精神障碍。

有相关的研究团队曾经针对近50万中国居民失眠情况进行过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失眠对身体的影响可不单单只有内分泌、免疫机能下降如此简单,失眠症状与10年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年轻人、非高血压成年人中呈现出了明显关联。


(资料图)

通常情况下,失眠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入睡困难、早醒以及睡眠不佳导致的白天身体机能障碍。如果在过去的一个月之内,有至少3天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则可以被认定为存在睡眠障碍,有失眠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有16.4%的人如实报告了失眠的症状,分别有11.3%、10.4%的人群存在入睡困难或过早醒来,2.2%的人已经被失眠影响,出现了日渐身体机能障碍。

在平均长达了9.6年的随访调查期间,通过疾病登记处的数据调查,共记录了130032位新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其中有40348为心梗和冠心病患者,45316则是脑卒中患者。

在排除年龄、饮茶和酗酒、运动和打鼾、抑郁以及焦虑等潜在因素进行调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每一种失眠症都和心脑血管病整体风险增加有显著关系。

如果自己是入睡较为困难的人,风险会增加9%左右,过早醒来的人,风险增加了7%左右,而睡眠不佳造成白天身体机能障碍的人群风险更高,甚至是增加到了13%左右!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失眠出现的几率在老年人中更高一些。但是,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开始参与研究并没有高血压的人群中,失眠症状和心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这也就是说,长期失眠,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患病风险。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人体各个器官都需要充分的休息和调整,心脏和大脑、血液循环系统同样也不例外。

存在睡眠障碍的人,在夜间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量较大,容易增加心脏泵血负担、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长期如此往往会加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继而给心脑血管病埋下重大隐患。

长期失眠的背后,其实就是身体过劳,它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猝死风险,还会提升因认知功能降低而发生事故的风险。

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有近80%的上班族,其实身体都处于过度疲惫的状态。慢性应激疲劳,就是中青年人早发冠心病的病因,也是中青年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诱因,它占据了全部心脏性猝死案例的近80%左右。

从上文内容不难看出,睡眠与一个人的健康有直接关系,它就是心脑血管病的突破口之一。

所以,在出现失眠之后,大家应当积极从生活中进行调整,比如养成早睡的习惯、调整饮食、运动等。在生活调整没有明显改善时,积极就医、按照医生建议用药治疗也很有必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