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感染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并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全球第六大死因,在全球所有年龄组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负担之一。
2020年11月13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课题组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曹彬教授课题组共同合作,发表的题为Incidence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urban China: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一项全国范围的人群研究)的研究论文,显示我国CAP整体处于较高发病水平。
CAP的致病菌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目前国内多项成人CAP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我国成人CAP的重要致病原[3]。3~15岁的儿童CAP中,8%~40%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
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那么它有何特点?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就一定得肺炎吗?实验室是如何进行诊断?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类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生物。MP是引起儿童气管炎、支气管炎、原发性不典型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也是引起成年人CAP的最常见病原之一。支原体感染在肺炎中的占比约为10%,但在非细菌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占比超过35%。
MP感染全年散发,我国北方以冬季、南方则以夏秋季为多,每3~7年有一次流行高峰。在社区、家庭内或聚集人群中可以有流行感染,暴发则往往多在学校、幼托机构、夏令营等较封闭的群体中。MP感染无显著性别差异。
MP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儿童则是最易感的人群。发病高峰年龄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MP呼吸道感染潜伏期2~3周。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以从无症状到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等),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严重者可发生支原体肺炎。
MP感染目前很难从临床症状上来与其他肺部疾病来区分,因为大多肺部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都有发热,咳嗽(持续性咳嗽为主,无痰或少痰)等主要临床症状。所以诊断支原体感染时,常需要同步进行实验室检测。
从临床诊断的实际经验看,分子诊断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具有特异性和敏感度高,检测时间快速,检测结果稳定的特点,可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满足临床早期诊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