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科普时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衣晓峰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病,早期发病隐匿,过程缓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三病房主任陈晓红教授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常见的肝病有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其中为人所熟知的是乙肝和甲肝,但丙肝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她呼吁公众要加强对丙肝危害的重视,将丙肝这一“沉默的杀手”及早消灭掉。
我国丙肝感染者高达1000万例
陈晓红介绍,作为肝炎大家族的一员,丙肝呈全球性流行,在世界各国都不“缺席”,不同性别、年龄、种族人群均有可能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现有1.7亿人感染丙肝,我国感染者高达1000万例,且每年新发病例约20万例。
与乙肝相比,受到丙肝病毒侵袭后,患者发展成慢性肝炎的比例更高,部分患者还会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数据显示,丙肝病毒感染后的慢性化率为55-85%;感染2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5-15%;一旦形成肝硬化,10年生存率约为80%,如进入失代偿期,10年生存率仅为25%;肝癌在诊断后的第1年,死亡的可能性为33%。
陈晓红说,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百姓没有养成常规体检的习惯,且很多健康体检项目并未把丙肝的筛查列入常规检查,丙肝病毒也尚无疫苗可预防。这些问题需唤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多数病例呈隐匿性感染
陈晓红介绍,临床上,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出现低热和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伴有脾肿大,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但多数病例无明显症状,呈隐匿性感染。而慢性丙肝患者除全身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外,还可伴发肝外“副产物”,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如果感染丙肝病毒时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合并糖尿病、每天摄入乙醇50克以上,以及合并感染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并诱发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踩下疾病进程的“油门”,导致丙肝相关肝癌发生率在感染30年后达到1-3%。
陈晓红说,大多数丙型肝炎病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甚至肝功能也可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因而极易被忽视。但此时患者肝脏的病理损伤仍然在“静悄悄”地进展,一旦问题露头,往往已是疾病后期甚至已经进展到肝硬化或肝癌阶段,丧失了最佳救治时机。因此慢性丙肝被人们视为“沉默的杀手”。
丙肝有3个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陈晓红介绍,丙肝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有3个。首先是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或血制品,不安全注射和有创操作。其次是性接触传播,再次是母婴垂直传播。这其中,输入丙肝患者的血液最危险。与丙肝病人共用针头注射药品,是感染丙肝的重要途径;还有与丙肝病人合用牙刷、刮胡刀等个人用品时,无形中也会通过血液途径被“拉下水”;在修足、纹身、穿耳孔之时,器械消毒不严格也会导致感染。而在性接触传播方面,丙肝主要集中在男性同性恋者中,并可同时传播艾滋病和梅毒。
丙肝病人早发现、早干预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关键之一。陈晓红介绍,除了经典的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的用药方案,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也能让丙肝病人获得更多的治疗机会,而且直接抗病毒药物停药后,丙肝病毒长时间不再出现活动性复制,能够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肝病毒,因此无需“谈丙肝而色变”。
日常防范斩断丙肝“黑手”
陈晓红告诫,要想远离丙肝病毒的“偷袭”,做好以下几点防范措施非常必要。
首先要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严格筛查及管控。医疗卫生机构和体检机构应将丙肝检测纳入健康体检范畴。对静脉药瘾者要给予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对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丙肝抗体筛查,如丙肝抗体为阳性,则应检测丙肝病毒核酸,后者如为阳性,应尽快治愈后再考虑怀孕。如妊娠期间罹患丙肝,亦可考虑继续妊娠,分娩并停止哺乳后再抓紧接受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其次要监督和筛选献血人员,通过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及丙肝病毒核酸,严把献血关。
三是预防医源性及破损皮肤黏膜传播,推行安全注射和标准预防。
四是避免性接触传播,对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强化管理。建议丙肝病毒感染者使用安全套,特别是对青少年加强正确的性教育。
五是对已被确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不论疾病分期如何,只要符合抗病毒用药指征,均应积极进行临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