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8日讯(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胡喜珍)3月18日,江夏区将军山的一片废弃矿山上,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教师轩荣萍挥动铁锹为树木培土,然后,她抬起头望向远方,那里是正在修复的山体,她低下头,脚下是她亲手种下的一棵修复山体的“希望之树”。

环境志愿者们正在植树。 记者金文兵 摄

轩荣萍是第五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获得者、武汉市第三届环保大使、武汉市首批特邀生态环境观察员。她与生态环保人士共同种下的这片树木,是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和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共同授牌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碳中和林”。今后,这里也欢迎生态环境志愿者继续前来植树,让这片“环保·碳中和林”更加繁茂。

环保博士邱培培在讲解碳中和林相关知识。 记者金文兵 摄

据悉,本次植树活动,共种植了50棵胸径10厘米的金桂。根据国家相关测算方法,这50棵树在20年里将实现固碳量4~18吨。

将军山位于江夏区纸坊街林港村、乌龙泉街的灵山村及幸福村之间。去年3月,江夏区采用“政府主导、街道部门配合、企业实施、政策扶持、开发式治理、市场化动作”的治理机制,引入社会化企业运作,计划修复将军山山体面积600亩,计划今年6月竣工,将打造为一个采矿遗址体验园和亲子研学科普园。

此前,与将军山相邻的灵山已采用这种社会化治理模式,通过清除危岩、削坡整形、岩体锚固、绿化修复等技术手段,治理破旧矿山面积1438亩,建设4A级旅游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其中,还没正式开园就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的灵山一期,计划于本月底开园举办赏花节。

按照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CCER)下的碳汇造林方法学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中的参数和计算方法,将军山这片复垦林地,30年间能够产生11426吨碳汇量,年均碳汇量约为380吨。

【编辑:丁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