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到底有多强?量子通信是怎么运作的?隐身飞机如何做到隐身?人脑和电脑如何连接?
(资料图片)
9月7日,延期举办的2021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76个代表队232名选手通过网络视频连线方式“云端”比拼,让这场在穗创办、推向全国的科普比赛持续撒播科学的种子。
“好的科普能够帮助公众叩开科学之门,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惠及公众。”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赛评委苏国辉评价道。
从“60后”到“00后”选手让科普事业代代相传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是目前全国范围最大、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最具权威性的科普讲解比赛,由科技部主办,广州市科技局、广东科学中心等承办。
今年大赛首次采取全程线上视频展示结合线下专家评审的形式举行。评委们通过视频和实时连线的方式,观看选手们限时4分钟的自主命题讲解展示,分别从内容陈述、表达效果和整体形象三方面进行评分,选出大赛各个奖项。
“天问一号”的秘密、“抗疫神器”的诞生、太空中的卫星互联网、消防员的超级防护服、青海的藏狐、宁夏的草、韶关的稻子、月球的土、肠道里的细菌、皮肤上的黑客……赛场上的话题五花八门,在短短4分钟内,选手们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实验、表演、动画视频、音乐和PPT等最直观的形式,把最前沿的科技,或是看似寻常却蕴含了重要科学原理的事物条分缕析、讲解透彻,让普通人不仅听得懂而且喜欢听,充分感受科技魅力。
从“60后”到“00后”,从专业科普讲解员到医护或科研人员,来自不同年龄层和领域的选手们都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军队代表队的祝一航、市场监督总局代表队的林月琦、上海代表队的虞挺,广州代表队的李雪等10名选手脱颖而出,赢得大赛一等奖,被授予“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称号。另外20名选手获得二等奖,45名选手获得三等奖。此外,大赛还评出“最具人气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形象奖”共14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国字号”大赛在广州诞生 8年惠及群众近1.5亿人次
广州是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发源地。大赛于2014年创办,在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和广州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推向全国,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科普讲解大赛在广州发起顺理成章,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以及公众对科普的强烈需求,则成为大赛越办越好的重要基础。”苏国辉院士说道。他对大赛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表示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是科学传播方式的有益创新,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普人才,提升了全社会对科普工作的关注度,推动了我国科普事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大赛创办8年来,全国各地举办大小规模科普讲解大赛2000多场次,规模逐年壮大,全国各级赛事参赛选手累计超过16.3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近1.5亿人次,已发展成社会影响力大、公众参与度高的重大特色科普品牌活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通讯员:张彩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通讯员:张彩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